⊙记者李丹丹○编辑黄蕾
资管新规落地将满10个月,各机构正参照新规要求积极调整产品,影子银行得到初步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机构“喊痛”,有些声音“叫委屈”。但回看规范资管行业的初心,回顾近一年市场的向好变化,结合现阶段金融防风险的任务,资管新规的大方向不宜变,也不能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妨重温一下资管新规的初衷——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资管新规出台之前,资管领域的政策普遍存在“牛栏关猫”“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监管套利严重,乱象层出不穷。彼时,银行大搞刚性兑付、期限错配,且大量资金投向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在银行体系之外形成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这部分资金一无资本金要求,二无期限要求,三无流动性管理要求,“黑天鹅”逐渐形成。
2018年4月,资管新规适时出台,明确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严格非标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同年9月,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理财新规出台,进一步丰富了政策层次,加速资管新规落地实施。
无规矩,不方圆。从效果看,资管领域正成“方圆”。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新规出台后,资管规模总体在收缩,已从约100万亿元收缩至94万亿左右。
另一组公开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2018年表外融资减少2.9万亿元,比上年多减6.5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是“减员主力”。
可以说,经过近一年的规范,行业现状以及调整的方向是符合资管新规的初衷的,市场乱象得到整顿,无序膨胀的影子银行得到控制。而且,从相对量上看,资管行业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银行非标投资稳定在资产的15%以内,没有出现所谓“一棍子打死”的情况。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坚定地执行资管新规,去呵护并强化这得之不易的成果。
目前,市场上有声音喊“痛”。“痛”一方面说明政策见效,另一方面与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有关。对于机构之“痛”,相关部门并非视而不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政策安排。
记者梳理发现,对于机构广泛反映的非标回表压力,央行于去年7月发布通知称,过渡期结束后,对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资产,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可谓留足政策空间。而且,近期相关部门也在大力鼓励银行补充资本金。
与此同时,根据央行近期通过公开渠道传递的声音,央行正在制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办法,为非标转标“开口子”;发改委正在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制定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明确理财产品如何投资这类长期限资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政策安排,都是在保持资管新规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的“微调”,并非方向性调整。无论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还是从坚持市场化改革的角度,资管新规大方向都不宜变,对政策的执行应该保持定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的治理理念、“大干快上”的金融机构高杠杆和过度冒险行为、忽视宏观审慎管理,都是导致危机的原因。我国资管行业不能重回野蛮无序生长的老路,金融机构也应该理性认清,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已经过去,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赚规范钱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