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这一轮IPO发审常态化以来,各类持牌金融机构上会通过率几乎达到了100%,鲜有上会被否的案例,这背后是监管层认可和鼓励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但有一类金融机构IPO的发审情况在近期发生了变化,7月以来连续两周有两家农商行在发审会前夜取消审核,这一现象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近一段时间以来,农商行饱受不良风险暴露的问题,市场也猜测此次农商行遭遇的IPO审核变局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审核趋势或生变
7月9日晚间,证监会公布,鉴于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7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而就在一周前,证监会同样公告称,鉴于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4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同类型企业连续两周在上会前夕取消审核的案例并不多见,一位华泰联合证券投行部的资深保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上会前夕取消审核或者撤回材料的案例都不少见,上周的时候都以为青岛农商行取消审核是个体原因,但本周瑞丰农商行也取消审核,我们猜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代表着这一类机构IPO审核趋势的变化。”
在此之前,2017年以来农商行的IPO之旅一帆风顺,就在6月21日发审会上,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审核。更早之前,3月5日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样顺利过会,另外2017年更是有3家农商行已经完成了IPO发行的工作。
这样的通过率也激发了更多的农商行排队IPO,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算上取消审核的两家农商行,共有19家各类银行排队IPO,其中拟在上交所上市的有12家,拟在深交所上市的有7家,这其中农商行就有8家,除了上述两家外,还有厦门农商行、江苏大丰农商行、重庆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以及江苏海安农商行。
而连续有两家农商行在上会前夕取消审核也给目前尚在排队这些农商行的IPO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对比了此前已经过会农商行和此次取消审核两家农商行的财务数据及不良率后发现,双方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成为了近期影响农商行IPO审核趋势的变量因素,多个渠道信息认为近期部分银行不良率上升事件或是导火索。
6月29日,中诚信国际发布的一份跟踪评级报告揭开了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境况,并引发市场关注。
不良风险暴露发酵
就近期的情况来看,农商行不良率飙升并不是个案。
7月10日,东方金诚将山东邹平农商行主体评级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其主要理由在于,跟踪期内区域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邹平农商行不良贷款大幅攀升,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资产质量明显下行等。
其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9.28%,相比2016年末上升6.8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由215.30%下降至59.28%。
另外,近日山东寿光农商行发布了其2017年年报,该行聘请的审计机构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事务所认为,寿光农商行若按照会计政策计提相关减值准备,2017年度净利润将减少7.53亿元。而该行2017年净利润仅为6569.98万元。
天风证券分析师廖志明在其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不良率暴增背后是农商行业务基础较差,不良认定标准大幅趋严,“我国农商行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相比上市银行,农商行普遍公司治理水平较 低,不良认定标准较松,因而受不良监管趋严影响较大。自2017 年初以来, 受不良认定标准趋严等影响,农商行整体不良率由2016年第四季度的2.49%大幅上升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3.26%,与同时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走势分化较大。”
实际上一直以来,证监会都十分重视农商行不良率指标的信息披露,以证监会反馈给青岛农商行的材料为例,证监会要求其补充披露逾期贷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逾期贷款未划分为不良贷款的情况,如存在,请披露原因;逾期贷款率和不良率变动趋势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披露逾期贷款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
因此,当行业不良风险暴露频发的时候,暂缓相关农商行审核或者要求相关农商行提供进一步信息的要求也在监管的情理之中。
随农商行风险持续暴露,后续新增机构的IPO形势可能受到影响。
7月10日,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银行业研究员肖斐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小型区域性银行由于自身管理问题,前期积累了较大的存量资产问题,而在银保监会今年强化资产质量真实性的政策指引下,问题资产发生集中暴露。未来,不良贷款偏离度限制政策下小型区域性银行不排除仍有问题资产大幅暴露可能,特别是2016/17年评级展望有下调的城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