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这也是近两个月第5家提出设立资管子公司的银行。
今日(5月31日),交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80亿元在上海全资设立交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计划为“接受投资者,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最终经营范围将以监管部门审批为准。
此外,该行还公告了两位高管的人事变动。其中,原分管科技和运营板块的于亚利因已届退休年龄提出辞职;原北京市分行行长兼北京管理部(集团客户部)总裁、公司业务总监郭莽被聘任为交行总行副行长。两位“老交行”分别在交行任职25年、27年。
拟出资80亿设立“交银资管”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末,交行董事长彭纯就在该行年度业绩会上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设立资管子公司也是下一步发展资管业务的一种重要渠道,该行正在选择和论证可行性,已有相关方案。
交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表内外理财规模突破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19%,其中表外规模不到9000亿,非标债权类资产占表内外理财产品余额的11.45%,处于业内较低水平。此外,该行去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2.6倍。
交行表示,本次投资是该行适应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该行在资管领域新的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强化风险管控和风险隔离,实现对资管业务的专业化运营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对该行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准,增强该行服务实体经济、价值创造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而据记者统计,包括交行在内,目前已有至少8家商业银行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
其中,早在2015年,光大、浦发、中信3家股份行就已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董事会决议,但此后迟迟未能获批落定。今年3月份开始,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宁波银行(002142,股吧)陆续发布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拟定注册资本分别为50亿元、50亿元、50亿元和10亿元。
此外还有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数家银行都正在筹备或设计方案。整体来看,交行拟设立的资管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80亿元,而其他银行多为50亿元以内(含50亿元)。
资管子公司的监管主体和方向尚未明确
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未来所有具备公募基金托管资质的27 家商业银行(包括五大行、邮储银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和广州农商行),都必须申请子公司从事银行理财业务,因此,设立子公司无疑将成为银行资管未来的主流模式。
一位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基于资管新规的要求,必须成立的银行资管子公司至少有27家,但这并不意味着“遍地开花”。
“资管子公司搭建的前提,一是看监管的导向和政策细则制定;二是看银行自身的资源禀赋,包括系统、渠道、资管规模、人才储备及区域人才吸引力等;三是看银行资管的投研能力,这是决定子公司能不能活下去的重要因素。”该负责人称。
麦肯锡日前在发布的《2018麦肯锡银行业CEO季刊春季刊》中也表示,建设资管子公司并非一蹴而就,大量业务机制需要重新设计,包括资管子公司的决策机制、授权机制、差异化的人才机制等。
“因此,在向资管子公司转型的道路上,我们建议商业银行采取两步走策略,先成立独立事业部,随后逐步转型为子公司运作,逐步实现资管业务的独立核算、风险隔离和自主经营,从单一地服务行内客户,逐步向拓展行外客户转型。”麦肯锡在报告中表示。
此外,报告还特别提及,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监管主体和方向尚未明确,监管尚未实质性推动子公司改制。
两位高管变动
与此同时,交行还公告两位高管的变动。其中,55岁的原北京市分行行长兼北京管理部(集团客户部)总裁、公司业务总监郭莽被聘任为交行总行副行长。
交行副行长于亚利“因届退休年龄”提出辞职,自6月1日起不再担任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等职务。交行在公告中也对在交行任职超过25年的于亚利给予高度评价,称她“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为交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保持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目前,交行高管阵容中包括侯维栋、沈如军、吴伟、郭莽四位副行长,而在原行长彭纯升任董事长后,行长职位暂时空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