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海特高新(002023,股吧)将投资的银行股在手中捂了10年,终于迎来丰收期。
近日,上市公司海特高新披露,截至2018年2月9日收盘,累计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贵阳银行股份410.8万股,成交均价17.2元/股,可实现投资收益6249万元。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海特高新减持银行股收益已经远超其净利润规模。而市场上,类似海特高新这种主业不振,依靠减持银行股增厚业绩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
减持贵阳银行
套现6249万
2月10日,海特高新公告称,已通过上交所出售贵阳银行410.8万股,均价17.2065元/股,成交总金额7068.43万元。
从时间上来看,海特高新减持贵阳银行可谓说干就干。一个月前即1月11日,该公司管理层才获得董事会授权,可以择机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贵阳银行股份。
此次减持前,海特高新持有贵阳银行股份2393.1万股,占其总股本1.04%,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减持后,海特高新持有贵阳银行无限售流通股1982.3万股,占其总股本的0.86%。
海特高新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扣除投资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可实现投资收益约6249.2万元。
事实上,2017年银行业面临困难不小,在强监管环境下,不少银行主动进行资产“缩表”。不过,贵阳银行依靠贵州经济发展的红利,在银行业经营形势不景气之下,仍然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17年以净利润24%的同比增速,在上市城商行中名列前茅。
1月26日,贵阳银行发布未经审计业绩报告:公司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各项主要指标保持良好。
截至2017年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4640.18亿元,较年初增加917.65亿元,增幅24.65%;实现营业收入124.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85亿元,增幅22.49%;净利润45.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6亿元,增幅 23.97%;基本每股收益1.9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1元;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34%,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增厚公司业绩
业内人士认为,在所参股上市银行业绩表现良好和银行股估值修复之下,上市公司择机减持,是为了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增厚公司业绩以支持主业发展。
海特高新投资贵阳银行可谓获利丰厚。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早在10年前,即2008年9月,海特高新参与贵阳银行的第三次增资扩股,每股认购价格仅为1.3元,海特高新认购了2900万股,即最初投资成本仅3770万元。
此次海特高新减持每股价格达到17.2元/股,较其最初认购价格1.3元/股增值1223%,即使以减持均价17.2元/股计,减持前,海特高新所持贵阳银行2393万股市值也达到了4.11亿元。
海特高新表示,出售贵阳银行股票是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符合公司战略规划。
记者注意到,以航空维修为主业的海特高新,近年来业绩表现并不好。自2014年该公司净利润从1.5亿元跌至千万元级别后, 2016年其净利润为3394万元,2017年前三季净利润也仅为2846万元。
这意味着,此次海特高新出售贵阳银行所获的6249万元投资收益,远超其整年净利。
无独有偶,另一家上市公司时代出版(600551,股吧)选择清仓减持贵阳银行,此前该公司持有贵阳银行386.81万股股份,2017年11月8日至11月24日合计出售204.41万股股份,实现投资收益约2383.25万元。2017年12月25日,时代出版再次出售剩余的贵阳银行182.4万股。
此外,2018年2月6日,城投控股(600649,股吧)亦披露,通过二级市场出售光大银行(601818,股吧)股票9597万股,获得税后利润1.8亿元,减持进账超过2017年业绩快报披露的净利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