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方海平 上海报道
6月12日,国债期货高开高走大幅收红。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涨0.36%报95.34,创4月14日以来新高;现券收益率大幅走低,交投活跃,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10收益率一度下行5.99BP报3.57%,创下5月15日以来盘中最低值。
市场的这一表现,与各金融机构对当前资金预期情况一致。多位资管研究人士和资金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表示,目前虽然已到6月中旬,但是资金情况有所改善,总体均衡偏松。同时,由于央行近期的大幅操作以及相关“安抚”表态,市场对后续资金预期较为稳定,多认为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
蓝石资管研究总监赵博文对记者表示,目前的资金面比此前一季度跨季时候要宽松很多,可以说是去年以来跨季资金最为宽松的时候。非银机构从银行获取资金的价格虽然不低,但是量基本能满足。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货币政策上应该会更为稳定,一行三会的监管政策的出台节奏可能也比上半年更缓和。
资金面趋于均衡
当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比此前各大机构对跨季的预期要好很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经过了上半年的监管加强和流动性收紧后,很多银行此前对于这次跨季十分谨慎,甚至早在4月份开始就在准备跨季资金。时至6月中旬,从市场资金利率走势上看,相比于上周的全线上涨,本周初,市场资金价格涨跌互现,比如银行间拆借市场14天、21天、3个月、4个月资金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
DM同业报价平台人士告诉记者,本周资金已经不再紧张,资金价格没有上涨,有些期限反而略微下降。他提供的报价数据显示,在资产规模1万亿以上的机构报价数据中,14天期的报价资金已经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1个月和2个月期限资金价格也趋于稳定。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仍较为谨慎。一位券商资管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好说跨季的资金价格是不是已经稳定了,现在还没到15日,周五还有2000亿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如果下周一还像本周一一样,那月底的资金基本就没问题了。
一位资金交易员对记者称,目前市场对资金面总体预期较为乐观,主要是因为央行在货币投放操作上的微调,以及对市场的“安抚”表态。所谓操作方式上的“微调”,赵博文对记者解释,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锁短放长”式投放,现在的流动性投放是“哑铃”式的,即长短一起放,“用7天的公开市场操作资金代替14天期的,用1年的MLF资金代替半年期的,这样既保证了短期的市场流动性,又稳定了长期预期。”
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去杠杆之后,银行的杠杆率已经有明显下降,此时的银行事实上并不缺资金,只是由于之前的谨慎预期才没有去配置债券。
赵博文还认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预计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相比上半年更趋于温和。下半年在流动性上可能会更宽松。
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则对记者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也并不一定会趋于宽松,主要看监管层对经济下行、金融市场波动以及房地产监管影响等因素的容忍度。
短期缓和不改非银转型大势
机构对当前市场资金面的总体预期较为稳定,此前还有消息称,银监会允许部分银行延期三个月提交自查报告,基于此,很多人士认为央行和银监都有监管放松的迹象。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市场对监管的方向和标准仍有较为一致的明确预期。
袁吉伟表示,即使下半年监管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度,从而放缓监管节奏,但是去通道、去嵌套、缩短同业链条这个大方向,以及可能出台的具体标准不会有什么变化。“非银机构向主动管理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怎么转,现在整个行业都还没有具体方向,在等待监管进一步的文件细则,在这之前业务操作上很多机构态度保守,那些有可能被禁的业务就暂停一下。”
一位基金子公司的总经理也对记者透露,作为基金子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通道业务,监管方向明确之后,业务受影响非常大,几乎是断崖式下跌。虽然由于存量关系今年收入压力并不大,但是几乎所有机构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但具体的方向并不明确,目前很多人都在ABS、FOF等业务方面的研究。”
赵博文也透露,已经有中小银行将委外资金从非银机构赎回,组建相关的部门团队,自己开展这方面的投资业务。“预计将有一大批资产管理研究和业务人员从非银部门流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