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如今,年中将至,“拉存款”再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首要业务,而且存款抢夺战比往年更为激烈——国有五大行在35个城市的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达到40%,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更普遍高于国有五大行。
除了存款,扮演资金融出方的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缺钱的背景下,融出资金价格要求也更高,同业负债成本也居高不下,同业利率和SHIBOR都在持续上涨。当前,SHIBOR一年期报价4.3024%,已经快逼近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
面对各种负债成本飙升,而资产端优质资产却在减少,很多投资业务受限制无法做,中小银行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风险在快速上升。不少中小银行业负责人自嘲道,中小银行今年已经成了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的重点对象。
困境一 存款难拉,年中更加难
“近两个月来压力很大。”某中型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年中将至,“拉存款”再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首要业务,即便国有大行也难成例外。
“现在拉存款真是越来越难了,天天要加班报业绩数据,维持存量已经很难了,更别说开拓新增存款。”一位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如此吐槽,拉存款主要是靠跟客户的关系维护,国有行优势不大。此外,当前资金投资渠道多,银行不再是最优选择。
“最近我们行对存款要求很高,一般来说能达到任务的就给客户经理,达不到就分到员工身上。”一家国有大行员工说,“银行存款要求主要是根据市场占有率,最近我们行的市场占有率处于下降之中,所以最近对存款的要求比较高,以前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困境二 存款利率攀升,中小银行最高
从第三方统计的数据来看,去年开始,银行存款利率在不断提升,而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更是在不断提高利率。目前,国有五大行在35个城市的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达到40%,而商业银行和城商行更普遍高于国有五大行。
此前上海发布曾公布了沪22家银行个人人民币存款主要利率一览,我们也能最直观看到沪上各家银行的利率变化。
困境三 中小银行同业负债融资成本迅速上升
由于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较弱,需要发行同业存单来主动负债。公开信息显示,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此类业务在总资产中占比达到4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
在存款争夺加剧的情况下,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上,扮演资金融出方的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缺钱的背景下,其对融出的资金利率要求也更高,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成本也居高不下。
困境四 SHIBOR报价逼近基准贷款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SHIBOR一年期报价4.3024%,已经高于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仅一步之遥。同时,银行间同业存款存出报价和银行间一年期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已经站稳在LPR之上,银行内部边际资金成本已经全面高于基准利率。
困境五 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发行缺口巨大
尽管如此,中小金融机构短期在去杠杆压力下,负债端需求较为刚性,导致其同业负债、同业存单的发行需求较强。
如下图,今年5-6月份同业到期量非常庞大,资金缺口超过3万亿。
但是,由于国有大行认购需求较弱,实际发行量/计划发行量都在持续走低。
困境六 中小银行进入负反馈阶段
有关统计A股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及2017年一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四大行、招商银行等吸储及零售业务较强的银行一季度息差变动较小,而同业存单等同业属性负债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息差大幅收窄。
中泰证券齐晟:
2017年上半年由于央行资金投放更加谨慎,银行负债端的扩张将更加依赖于同业存单等高成本负债,银行的负债成本将会继续攀升,后续可根据2017年中报加以判断,这也导致了资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底部不断上行。因此,银行如何获得稳定的负债来源,如何降低负债成本成为了银行重要的考量因素。
央行关注点已经转向了中小银行负债端
在货币政策上,比较2017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去年四季度执行报告的关键词,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更多强调把表外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说明当时央行更关注金融体系的资产端,关注的是资产监管口径。
而今年一季度执行报告则主要讲的是“金融机构要做好流动性管理,增加负债资金来源多元化和严控流动性风险”,说明央行的关注点已经转向了负债端。方向上依然是去杠杆,但是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度是上升的。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陈健恒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方面,需要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中央银行需要有效的向中小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避免流动性带来的负反馈以及对资产价格带来的巨大冲击。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