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银监会官员建议降准 切换基础货币投放方式 -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2:50:5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2月28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演讲。于学军在上述演讲中建议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

  12月28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演讲。

于学军在上述演讲中建议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

“降低存准率的必要性还很大。”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指出,“长期来看,存准率应降低到历史平均水平10%左右,但短期内将缓慢下行。”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银行业的存准率还是很高的,有降的必要,但时机不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人士日前在一份研报中表示,近期随着市场利率有所回升,国债期现货价格下滑。面对市场流动性趋紧的呼声,政策似有放松的需要。然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又受诸多因素制约,准备金调整身处两难境地。

银行业存准率下调空间大

12月28日,于学军在上述论坛建议,“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

于学军还表示,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很高,现为17.5%,全世界重要经济体没有哪国有这么高,下调的空间很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外汇占款的连续下滑,年底降准预期也有所升温。数据显示,2016年1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827亿元,为连续第13个月下滑,并创2016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

对此,黄志龙分析指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还很大。

黄志龙称,首先,从2015年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已发生根本转变。在前十年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下,货币当局主要通过外汇占款的方式被动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但从2016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已经长期处于净减少,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也逐渐转变成以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为主,而高存准率主要适应于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投放基础货币的时代,现在较高的存准率必要性不大;其次,我国当前存准率仍然高达17%,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而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需支付利息,这无疑会增加央行的政策成本。

上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人士指出,支撑降准的逻辑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外汇占款承压下,基础货币缺口较大;二是适逢季末年末,市场流动性时点性、局部性趋紧的态势逐渐显现。

上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人士还表示,“初步估算,从2016年以来,由于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减少,使得基础货币缺口达到3.5万亿~4万亿元。截至目前,今年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MLF、PSL等工具向市场投放约2万亿元流动性,但基础货币的缺口仍有1.5万亿~2万亿元。”

黄志龙也进一步表示,综合来看,降低存准率将与MLF、PSL、公开市场逆回购等方式,共同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长期来看,存准率应降低到历史平均水平10%左右,但短期内将缓慢下行。

●业内:降准政策信号意义太强

值得注意的是,存准率调整往往释放出较强的货币政策信号。

“正因存准率调整对市场预期的强信号影响可能造成市场较大波动,央行通常都会比较谨慎。”上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人士表示。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16年以来,面对外汇占款持续下降造成的流动性缺口,央行仅降准一次,未进行降息,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提供流动性。

于学军分析,由调低存准率释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仍主要是收购外汇储备的资金,以美元等外币做储备或基础,对人民币有保值的作用,即所谓货币锚的作用,这对人民币汇率减轻贬值压力有好处。而MLF和PSL这些新型政策工具更宜在存准率降到低位后使用,而不宜于在此之前大量使用。

杜征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监管官员的建议,其实是想用长期稳定的投放方式(降准)代替“短期+中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投放方式(MLF+PSL)。对于银监会监管的银行来说,肯定是偏向于前者。但前者给予市场预期信号过强,且难以在短期进行反向操作(加准),此外也难以发挥从价格方面调控市场的效用。

杜征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他个人认为2017年不会降准,可能还是用逆回购(短期)+MLF(中期)+PSL(中长期)来调控数量,通过DR007等来调控价格。

同时,杜征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他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第一,经济短周期企稳,虽有下行压力,但相对可控且近期决策层对增长的诉求有所下降;第二,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一定压力;第三,通胀中枢有所上升;第四,防风险重要性上升,这些都是制约降准的因素。

“中国银行业的存准率还是很高的,有降的必要,但时机不对。”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上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人士亦分析指出,考虑到债务置换背景下,2016年实际信贷增速较快,国内楼市调控刚取得初步成效,物价似有抬头,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较大,种种因素支持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不宜宽松,降准利弊难测。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