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央行约束表外理财 货币紧缩在所难免-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2:50:4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尽管最近两月,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市场资金偏贵,人们都在喊钱荒又来了,但是,央行还是决定2017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需要明白什么是广义信贷。广义信贷是央行今年推出的一个

尽管最近两月,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市场资金偏贵,人们都在喊钱荒又来了,但是,央行还是决定2017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

需要明白什么是广义信贷。广义信贷是央行今年推出的一个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被简称为MPA体系,这个体系全面系统地覆盖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其中MPA体系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按照目前央行的新政,对广义信贷的统计范围,在原有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等五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当前未纳入MPA的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部分银行的业务还潜藏着一些风险。一是表外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无太大差异,同样发挥着信用扩张作用,如果增长过快会积累宏观风险,不利于“去杠杆”要求的体现与落实。二是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衡量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更为审慎经营,需要加强对表外理财业务的宏观审慎评估。

对于银行表外理财业务进行规范的不仅仅是央行。今年11月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将表外业务范围扩展至“担保承诺类、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中介服务类、其他类”等,明确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应遵循“全覆盖、分类管理、实质重于形式、内控优先、信息透明”等五项原则,提出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表外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制度等。

这两个监管政策均指向商业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中债登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规模余额26.39万亿元,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40.42%,位列第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新增2.78万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高达8.5万亿元。

商业银行近几年表外理财业务之所以如此迅猛增加,有些年度甚至翻番,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增长速度更加惊人,究其原委,还是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环境,加上资产荒,商业银行资金无处运用,另外由于表内的资金必须上缴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为了规避这个监管规定,银行将表内的资金移至表外,委托同业,进行投资,同业通过放杠杆等操作,让表外理财规模呈几何基数猛增,突出表现为同业业务的持续放大,这也就是近几年所谓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套利,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酝酿着较大的风险。

事实上,对于表外理财业务的规范,最近今年监管部门不是没有看到,但是由于规模过大,有些银行涉入太深,暴力去杠杆,可能引发风险,监管在这方面的任何收紧表态,都会导致市场动荡,监管尽管已经三令五申,并出台相关政策,但仅仅停留在征求意见层面,这是明显的监管套利行为。

表外理财为什么要严厉监管,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仅酝酿一定的风险,而且还是一种货币创造行为,如果不纳入央行监管,可能会扰乱货币发行秩序。因为表外理财的类信贷和类债券部分就是创造货币,但是却没有受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监管,因此许多小银行趋之若鹜。这种只是得到了回报而不付出代价,没有一定约束的投资行为,是导致这几年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主要原因。

所以可以肯定,由于政府已经进一步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所形成的虚假繁荣只是暂时的安慰,不能解决长久问题,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防风险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那么央行货币的进一步收紧,将不会像2013年钱荒那次不了了之。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