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中国银监会的例行发布会上,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行长齐聚一堂,侃侃而谈。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新成员,民营银行这两年过得好不好,下一步何去何从?
应该说,这5家民营银行起步平稳,发展健康: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定位为互联网银行,植入各自股东的互联网基因,探索“无网点”轻型发展之路;上海华瑞银行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以差异化“智慧银行”为目标,成为民营银行中唯一的投贷联动试点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立足本地,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聚焦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
从数字看,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民营银行资产总额为13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1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为428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54%,拨备覆盖率高达471%。总之,民营银行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整体运行审慎稳健,基本达到试点的预期效果。
但希望之中问题犹存。与社会对民营银行的高度期待相比,民营银行这两年的发展与创新略显平淡,尚未起到“鲶鱼”作用:从发展战略看,多家民营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方向,但未形成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能力有待加强;从业务模式看,“互联网+”是多家民营银行构建商业模式的重要理念和手段,但受到监管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约束,与大中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构建生态圈并无明显差异;从客户定位看,多家民营银行积极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但服务的具体行业和群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分。此外,首批民营银行机构网点少、品牌效应弱、资金成本高,也都影响和制约民营银行的发展壮大。
2014年是民营银行的试点年,2015年是民营银行的制度年,2016年是民营银行设立年。今年开始,以重庆富民银行正式开业为起点,民营银行进入了常态化设立的新阶段,四川希望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中。随着前期的新奇和狂热慢慢退去,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民营银行,下一步将如何定位和发展呢?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度城商行年会上指出,差异化竞争是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的唯一选择。
那么,如何将差异化落在实处?笔者认为,民营银行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坚持差异化的战略定位。我国民营银行产生的主要意义,在于改善银行服务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填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体系、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因此,民营银行应定位为社区银行,做精做深,与大中型银行密切合作,做银行业的有益补充者。
第二,形成差异化的客户群体。民营银行应扬长避短,或发挥股东优势,或深耕区域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客户群体。要围绕当地经济的特点和中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聚焦重点行业,通过调整信贷投向额度、优化利率风险定价策略、动态设定风险权重等方式,实施具有区域或行业特色的差异化经营,实现盈利能力的稳定和提升。
第三,打造差异化的渠道体系。网点仍然是客户感受银行服务、银行增加交叉销售以及品牌形象展示的重要途径。民营银行应当在允许经营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外部合作等形式延伸物理渠道,扩大辐射张力。同时,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方式,将物理网点与数字化银行有机融合,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第四,构筑差异化的风险管理。不同的民营银行,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定位制定不同的风险偏好策略;同一家民营银行,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要实施不同的风险偏好指标。通过风险偏好的引领作用,形成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推动差异化经营落到实处。此外,民营银行还应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提足各项准备金以应对各类风险,同时切实提高定价能力。
民营银行的差异化竞争,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鼓励。应该说,银监会对民营银行的发起设立一直坚持差异化原则。下一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建议监管部门推进并不断完善差异化监管措施,如落实和细化差别化的不良贷款容忍度政策,对小微不良贷款单列考核;对小额的小微贷款利息收入采取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营银行专注于小微、“三农”企业服务,等等。
对部分民营银行,在未拿到批筹文件之前难以开展相关工作,而要在6个月筹备期完成人员招聘、系统搭建、产品研发,时间也比较紧张。建议监管部门不妨适当延长筹备期。
【专家简介】董希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近著《有趣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