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净收入占比较高,对其抗风险能力也形成挑战。2013年至2015年,邮储行利息净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分别为95.7%、96.5%、94%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刘佳昕
曾几何时,单一制股份的中国邮储银行在同行业中总是显得形单影只角色尴尬。公司治理羸弱、效率低下、贷款受限、利润率低等连串标签式问题,时常被市场“拎出来”诟病。特别是其首任行长陶礼明因涉嫌受贿和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被捕入狱更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2016年6月1日,在外界尚未得知其具体刑期的背景下陶氏于狱中去世。
正是基于此,当该行宣布选择香港作为进军资本市场的桥头堡时,便难免引起各种揣测和议论。9月28日,中国邮储银行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代码01658,募资净额566.27亿港元,相当于488.16亿元人民币,这也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引人注目的是,该行海外投资者中包括索罗斯基金,而在2016年初,索罗斯本人曾发出警告,指中国银行系统坏账堆积将对全球经济构成风险。
邮储银行开盘与IPO价格持平,报4.76港元。上市次日,其股价在4.77港元价位维持横盘,有市场人士笑称为“一分钱行情”。据悉,此前曾有分析指出邮储行股价存在下探20%的空间。
此次上市邮储银行共发售逾121亿股,并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92.94亿股,占其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51%,分别包括:中国船舶(600150,股吧)集团认购34.23亿股、上港集团(600018,股吧)认购33.49亿股、海航资本旗下子公司认购10亿美元、国家电网认购3亿美元、中国诚通认购1.5亿美元、长城环亚投资认购1亿美元。
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创设最晚的大型商业银行。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达到77076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居第五位;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为26658亿元和67324亿元,排名第七位和第五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招股的市场反应积极,满意上市最终定价,上市集资所得将用作补充银行资本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会继续维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业务,并坚持服务三农、社区和中小微企业。
年度全球最大规模IPO
9月28日正式挂牌的邮储银行的招股价为每股4.76港元。公告显示,邮储银行本次IPO,在剔除9.6亿港元上市费用之后,实际获得566.27亿港元资金,其总市值也已达到3841亿港元。
高额的集资令邮储银行成为2016年全球最大规模IPO,这也是继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从敲钟仪式到场嘉宾阵营来看,邮储银行上市也显得不同一般。香港金融界大咖悉数捧场,如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港交所主席周松岗、行政总裁李小加等等,而以往内地公司香港上市仪式,这些大咖并不会悉数“捭面”。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市规模大是由于其本身是大型国企银行,具此规模的大型企业上市在全世界并不多见。
按照每股4.76港元招股价计算,6名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76.77%的H股股份,为邮储银行带来442.34亿港元的资金。
在海外投资者中,长线基金包括美国威灵顿基金、指数型基金先锋集团、瑞银欧洲家族投资者、柏瑞投资;知名对冲基金则包括索罗斯基金、奥氏资本、千禧基金、德邵资本、容韬资本等。
李国华指出,在港上市获得成功主要基于两点因素:其一,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充满信心,从而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其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相比,有很多独特的方面,投资者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业务模式差异
据悉,邮储行上市路演中的一大卖点便是其拥有中国商业银行中数量最多的营业网点。截至2016年3月31日,该行共有40057个营业网点,包括8301个自营网点及31756个代理网点,覆盖中国所有城市和98.9%的县域地区。
邮储银行主要业务包括零售银行、公司银行和资金业务,其有着中国商业银行中规模最大的零售客户基础。截至2016年3月31日,该行个人客户数达到5.05亿户,超过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对此李国华认为,“在境外市场对内地银行态度普遍谨慎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充分表明了境内外投资者对邮储银行零售银行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庞大的网络、客户基础和资金实力、优异的资产质量以及成长潜力的肯定。”
在个人业务上,该行在2015年11月成立了中邮消费金融子公司;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持有中邮消费金融股权比重为61.5%。同期中邮消费金融贷款总额为48183万元,资产总额为10.2亿元,客户数为12821户。而中邮消费金融的特点也定位于挖掘年轻人的消费潜力。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也表示,“邮储银行的下一步战略是坚持零售银行定位,即服务于社区居民、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这三个客群也是国民经济转型中最具成长性的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商业银行中,邮储银行资产质量和拨备覆盖处于最高水平。该行大部分资产集中于低风险类别资产,而令其他大行头痛的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高风险领域集中度较低。
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1%,明显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73%的平均水平以及银行业近2.3%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为286.71%,同样高于154.73%的平均水平。
在利润的贡献上,通常大型商业银行的个人存款、个人贷款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占比最高。
对于邮储银行来说,截至2015年底,其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额85.4%,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49.4%,个人银行业务对税前利润贡献度为46%,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45.6%、30.2%和30.1%的平均水平。
另外,邮储银行的资金成本优势也很明显。2015年,该行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1.94%,低于中国其他大型商业银行2.08%的平均水平。
中信建投认为,相较中国其他商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业务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首先,依托邮政集团的代理网点,该行拥有中国银行业中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分销网络。这一特征有利于该行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及获得长期、稳定和低成本的自己来源;二是,该行战略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相对传统大中型企业客户,该行的优势市场更具有活力及增长性;三是,该行资产结构具备较大改善空间,且当前资产质量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对经济下行压力有较强抵御能力。
利息净收入占比过高
不过,邮储银行未来如何发展也是市场颇为关切且存在较大分歧的所在。
邮储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较高,这对其抗风险能力形成挑战。一旦利率政策遭遇监管层调整,将对该行的盈利水平带来冲击。事实上,很多银行此前都已在设法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2013年至2015年,邮政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389.73亿元、1678.16亿元、1792.59亿元,利息净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分别为95.7%、96.5%、94%。
另外,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也较高。一般而言,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就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一家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013年、2014年及2015年,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分别为65.6%、60.9%及60.7%,远高于四大行同期的31%、30.1%及29.2%的平均水平。
业绩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邮储银行年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452.45亿元、1738.75亿元以及1906.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6.68亿元、325.67亿元以及348.57亿元。2014年、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9.77%和7.03%,增速已有所下滑。
2016年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9%;存款总额6.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8%;贷款总额2.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4%。2016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93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5%;净利润23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