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刘艺文
前两天,有位朋友猝不及防地问了笔者一道算术题。
诸如胡润、福布斯、波士顿发布的财富报告,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综合测算下来,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应该在134万左右。而笔者查阅18家上市银行半年报,将其中明确公布私人银行客户数量的8家银行取平均值测算下来,我国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约为70万人。
问题是,未上市银行大多在私人银行的门槛认定上远没有上市银行高。所以,朋友的疑问就来了——剩下的那60多万高净值客户,去哪了?如果不是银行的私行部门在服务他们,谁在服务?
这就涉及胡润等榜单的门槛限定,以及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运作体系。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的有钱人,真的很多。这点在上市公司半年报里一览无遗。即使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全线放缓,私人银行的客户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仍多数维持在双位数的增长幅度。招行、工行、农行、浦发、中信、民生、兴业、光大8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总和,已经达到31万。而这31万人,为上市银行贡献了5.05万亿的资产规模。这是什么概念?仅8家银行的私行客户资产管理规模,就已经与去年末我国备案私募认缴规模相当,比现在整个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规模还要大。
而8家银行里面,除了兴业和中信两家银行持平银监会划定的最低门槛600万以外,工行、农行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为800万门槛,招行、民生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为1000万门槛。也就是说,除了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等固定资产,仅放在某家银行的存款、基金、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达到600万以上的人,测算下来,18家银行约有70万人(用8家银行的私行客户平均值3.87万测算)。
而胡润等榜单的门槛则不尽相同:胡润的高净值统计口径包括个人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等都算在内,也就是个人的资产总额。这样的口径,才“诞生”了榜单上多达134万的“千万高净值人群”。
总而言之,胡润统计的是个人的资产总额,而银行统计的却是剔除房产后在单一银行的资产。理论上说,目前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基本都属于134万人之列,但胡润榜单上的134万人却并不是每人都能达到私人银行的门槛。
所以,这道算数题就变成了:剩下的60多万非私行但也算富裕的客户,由谁来服务?
当然还是银行,通常他们的身份会被定义为“中高端零售客户”。这些客户,会由分支行零售部门服务,然后待客户的财富增值达到私行认定标准后,输送至私人银行部门。
从2007年私人银行在国内起步开始,国内银行主要采取两种组织架构模式运作:一种是独立事业部制,走这条路径的银行是少数;多数银行走依托支行网点输送客户、总行和省分行进行管理和督导的内生型模式。
笔者接触的一些银行私行人士的普遍感受是,在实操中,单打独斗、人财物与分支行零售部门割裂的独立事业部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根本无法快速扩大规模。所以,在这几年的探索过程中,国内大多数银行虽然都单独成立私行部门,但是在部门设置上仍将其挂于总行零售业务条线下。今年1月召开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称,将指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对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试点。但这肯定不容易,因为牵扯到如何平衡与零售业务部门的利益关系、如何避免与分支行矛盾并调动分支行积极性的问题。
回到本文论点。现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正在急剧扩大,贡献的资产规模与利润占比也在加速扩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私人银行业务居然成了一种“看周期”业务,因为从这几年表现看,哪怕小微环境再恶劣、公司金融业务增长再缓慢,私行业务仍是财报中最亮眼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