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始,银行联合VC(风险投资)、PE(股权私募机构)参与各类产业及并购基金明显升温。到2016年,更有持续火爆之势。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明股实债”,银行资金作为优先级参与获取固定收益回报,有股份制银行也已经开始小额尝试同股同酬参与基金。
不管基金本身是否分层,若以银行理财资金“引导”和“种子”的作用来看,其能够撬动直接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相当可观。但从资金和资产风险匹配的角度看,还需要银行做更多功课和探索。
从银行的角度,大类资产配置至关重要。未来,股权类投资FOF模式或将受到银行更大青睐。
银行要参与一级市场股权类投资,包括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和VC、PE合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
美国硅谷银行的经验是,银行跟着VC和PE,给其看中的创业公司设计贷款方案,并通过认股权证(银行获得某家企业的认股权证,意味着如果这家企业成功上市,银行可以按约定价格购买新股),一定程度对冲贷款损失的风险。
不过,银行和VC/PE的合作方式远不止于此。从历史来看,双方合作方式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1.银行作为基金托管方
托管是银行的一项成熟业务。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可以说走在行业前列,很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对于银行而言,这一业务既能带来中间收入,又能拉来存款,银行各分行也很有积极性。
1990年代中期,上海联创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冯涛,彼时从加拿大风投公司芬豪集团离职回国,创设了新公司。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浦发银行分别取得了旗下上海市创投母基金和子基金的托管权。
2002年,中国政府和比利时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级VC/PE基金——中比基金,浦发银行又拿下了这只基金的托管权。
到2013年年底,浦发银行的私募股权基金托管规模已达1800亿元,有1000家合作的GP机构,400多家托管私募股权基金。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该市场,托管业务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2.银行推荐客户及作为LP帮助募资
慢慢的,由于银行有客户优势,开始推荐银行高端客户来做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而随着客户资源优势越发突出,银行开始设立资管计划直接参与募资,以优先级资金的方式进行“明股实债”投资。也就是说,银行出资,实际要求一个固定收益回报。
甚至在双方合作中,一度出现过类似双GP模式,银行和PE分成管理费,且相当强势。
目前,“明股实债”是为银行参与基金的主流模式。
2016年4月,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与民航投资基金成立“民航招商股权投资基金”即为典型一例。该基金规模20亿元,做分层结构,其中民航投资基金出资20%的劣后,招商银行出资80%的优先,由民航投资担任基金管理人。
不过,在此类分级结构基金中,一般会涉及标的企业的回购条件,以一定程度保障劣后资金的收益。而PE如果以自有资金去做劣后,也有内部风控的投资比例限制。
也正是因此,尽管“明股实债”是目前银行资金参与PE基金的主流形式,但对于劣后资金和被投资企业而言,吸引力有限,因此该模式从长远来看,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3.银行同股同酬参与基金
从2015年开始,银行突破“明股实债”,同股同酬参与基金模式开始在业内出现。
已有的实践中,银行理财资金同股同酬投资股权基金,不涉及优先劣后分层,参股比例一般在25%以下,单笔金额不超10亿元。
借此方式,银行资金可以撬动直接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充满想象空间。
截至2015年末,银行理财总规模为23.5万亿元,在所有资产配置中,若以0.5%来投资PE基金,就是1175亿元;以平均20%参股比例来计算,可以撬动流入企业的资金规模,近6000亿元。
不过众所周知,PE投资有风险,且投资周期相对较长,这也就凸显了银行资管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首先,该类投资占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比例应该很小;其次,在PE基金的投资中,也应该采取分散模式。以上述1175亿元为例,如果平均每只PE基金投资2亿元,可以投资700多只PE。银行针对不同行业和主题,可以形成类似FOF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