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终于落定。
8月12日,央行公布对27家非银行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决定。支付宝、银联、财付通、开联通等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部续展成功,有效期为五年。不过,部分机构的支付业务类型或覆盖范围将面临调整。
日前,中国支付通执行董事曹国琪博士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结合企业在此次续展中的切身感受,曹国琪与记者就第三方支付领域现状进行交流。在他看来,小微支付正临风口,其构想为,通过布局“四区一卡”,撕开一道小微支付的大缺口。
续牌昭示监管方向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虽均获续展,但未来牌照发放或更趋严格。就此次续展,央行有关负责人透底主要监管思路:下一阶段央行将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
自2011年起,央行开始陆续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按计划,首批27家持牌机构本应于今年5月2日完成续牌。中国支付通为首批27家支付公司之一,以参与者视角,曹国琪向记者谈及对此次续牌延期的看法。
一是此次续牌明确了监管标准和未来5年的管理方向。央行对第一批牌照续展的态度将为后续200多家机构续牌树立标准,更重要的是昭示着未来五年的管理方向,因此会相对谨慎。若态度较松,可能给其他支付机构造成 “央行的监管也就那样”的错觉。
二是央行对违规严惩不怠,续牌期先算清旧账。延期续牌向外界传达出央行严格监管的态度,即使企业续展在即,也将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
此次续展期间,央行还就银行卡收单违规开出第三方支付监管以来最高罚单。7月25日,因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等违规现象,央行对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合计罚款约4700万元。
“目前央行关注重点在于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风险控制。其中,二清市场实质上形成了"影子"清算机构,大量绕开银联转接,容易出现卷款跑路的违规问题。” 曹国琪告诉记者。
支付通瞄准
小微支付市场
从行业来看,线上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微信分别依托电商与社交平台,占据90%的市场份额,几乎形成垄断之势。线下支付主要为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等。目前线下支付市场仍处于争夺市场阶段,格局未定。未来,线下支付场景将成为竞争重点。
数据显示,国人70%-80%的日常消费为小额消费。正是瞄准小微支付这一市场,中国支付通提出 “四区一卡”的战略规划。四区即园区、学区、社区和景区。按其设想:一张预付卡将圈起上述最具粘性的生活场景,并叠加交通、医保等行业应用。
在曹国琪看来,小微支付除了安全、便捷外,更重要的是,其能通过“精准撮合”的营销方式笼络商户,同时为用户带来福利。
以园区卡业务为例,曹国琪称,持卡用户实名账户内累计的消费数据将反映其消费结构。公司在整理数据后精准推送相应信息。同时,持卡人能享受5%的折扣。对商户而言,不仅节省了广告推广费,而且每引入一位消费者将获得至少5%的消费折让。在这一模式下,营销的精准度将大大提升。 “公司正在接通像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大型商超。”曹国琪透露。
至于如何与支付宝、微信等巨头竞争,曹国琪的答案是——错位竞争。他认为公司预付卡的优势在其钥匙功能、定制功能和福利功能。具体为,公司预付卡能连接用户的特定生活场景,如门禁、停车等,而微信、支付宝不具备此功能。其次很多应用场景几乎都限定在某一范围,如集中于周边小区的洗衣、健身等,而信用卡、支付宝的消费则相对随机。此外,公司又打造了极具人才吸引力的职工福利平台,线上接通了京东、1号店等核心电商,线下将连接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小额消费场景。
随着上述业务构想逐步成型,中国支付通业绩也迎来拐点,其预付卡与互联网支付业务开始贡献利润。财报显示,公司最新财年实现扭亏,净利润约为7043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