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涨104.2%。
在被叫停两年后,“二维码支付”开闸终于被提上日程。
近日消息称,中国清算协会已下发相关通知,要求涉及二维码支付的硬件、软件企业和银行开会,讨论条码支付业务交易限额、信息保护等问题。“据我了解,现在在探讨怎么做,由银行银联、清算协会以及多个比较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制定标准,没有说现在就放开,还处于制定标准的阶段。”7月12日,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尽管央行名义上叫停,但二维码支付这两年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涨104.2%。而支付宝、微信等已经完成了大量线下商户场景的覆盖。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开闸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互联网支付公司。目前二维码支付在一线城市无孔不入,但是不敢宣传推广,一旦开放,或许能铺天盖地展开,这个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而反观银联,由于其在移动支付上主推的是NFC、云闪付,目前仍处于初期的培育用户阶段。对于二维码支付解冻,7月15日,中国银联相关人士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中国银联作为卡组织者,致力于成为支付产业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一直以来都在联合境内外产业各方积极研究、探索包括二维码支付在内的各种创新支付模式。
由于银联以及银行目前着力进行的NFC支付,对其选择发力二维码支付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除非银联着力二维码支付,但是这里银联也会有它纠结的地方。”易观智库互联网研究中心总监马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监管层已在制定标准
2014年3月,央行以“扫码易被植入木马病毒,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叫停线下二维码支付业务,当初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是担忧这种新型支付模式的安全性。某不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放开二维码支付,表示监管层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当初不认可的原因是金融风险问题,因为要保护传统支付渠道。”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博客,微博)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之所以叫停是技术问题,当时二维码支付出现了一些风险,遭到了投诉。经过两年的冷却,二维码支付开闸在即。近日有消息称,有关放开二维码支付的计划已提上日程,估计最快明年正式落地。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还要遵循央行7月1日执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账户管理要求,即将个人网络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并规定各类账户的功能、额度和信息认证标准。同时,要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
“是由清算协会牵头,这个标准是要符合监管的标准,也要符合银联的标准、符合银行安全的标准,也要与第三方支付的技术以及用户习惯相合。”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
但在暂停的这两年时间里,二维码支付仍随处可见。尹振涛解释称,目前来说二维码支付在某些环节使用是可以的,对几类账户不同的规定,小额支付在市场上已经使用了,目前用第三方的余额支付,也有一些挂在银行的快捷支付通道上,但相对少一些。“业务开闸后,这种支付行为发展成为常态,不限定金融和领域,变成刷卡一样常见渠道。”
“虽然当时叫停了,但是用户培养一直在继续,这两年里市场格局变化也已经在发生,监管层只是没有公开承认其身份而已。现在认可,主要是推动相关标准的出台、使之规范化。”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称。
“监管层这两年其实没有完全禁止,而是一种默许的态度,这次讨论相关标准,也说明监管层对这种新型支付方式的认可,离放开也不远了。”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也表示,二维码发展得如此迅猛,监管层也要有明确的态度。官方将二维码支付定位为与传统线下银行支付业务补充,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日常的小额交易。马韬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点没有争议,当初二维码支付面世就是更符合小额商户支付的场景。现在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从市场的角度,二维码支付更适合小商户交易。
除此之外,从开闸中获益的或许还有支付背后的硬件商、开发商。马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但支付宝和微信的业务会得到进一步推动,在二维码智能创新上,不少大的厂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动力去开发,这方面有一定的前景。
“在目前情况下,想要从支付宝、微信转到银行有难度,因为之前第三方支付已经有很大力度补贴,他们在商户和场景的拓展上已经全面了,传统金融机构再入局欠缺竞争力,对现在格局影响有限。”马韬表示。
国泰君安研究团队也认为,目前仍在手机近场支付领域占据优势,短期仍可保持。
冲击NFC支付
在这块诱人的蛋糕面前,银联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很难不动心。工商银行近期已公开展示其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研发的二维码支付产品;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平安等多家银行也均已支持二维码转账。
正在着力推广NFC支付的银联,也要“加入战局”。“移动支付领域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整体支付市场尤其是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小微商户对二维码支付有一定的需求,银联成员银行和入网收单机构也表达了在非接支付为主流的基础上,同时支持二维码支付的诉求。基于此,最新版的银联钱包已经增加了扫码的功能,开始进行业务试点。”银联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
上述银联人士表示,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拟把二维码这一种交互方式充实到“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补充,丰富“云闪付”产品体系。
“银行希望借助二维码支付的优势,在小额支付领域作为NFC的补充,抢占手机近场支付份额。若推广宣传有力,预计会有很好效果。”国泰君安研究团队认为,从银行、银联角度而言,有很大动力获取用户近场支付份额,从而获取用户交易信息。“前期推出NFC支付,但由于硬件门槛高、受理终端不成熟等原因,效果未完全显现。而支付公司借助门槛较低的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支付,份额较高。”
马韬表示,由于银行现在主推的是NFC、云闪付,二维码支付是不同的支付形态,银行必须权衡有限的资源主要要放在哪一块上,现在银行应该还是以推云闪付为主
张毅认为,放开二维码支付对银联、银行目前力推NFC支付会有一定冲击,但是NFC支付比较安全,定位为大额支付,这点与定位为小额支付的二维码便形成了区隔,NFC支付的安全性是其优势。“两者的支付方式不一样,更多是互补。”尹振涛分析说,NFC是手机内置芯片,两者模式不一样,NFC第三方是芯片制造商,依托是手机;二维码支付依托的是手机的软件,两种支付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