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在金融机构资本监管要求日益严格、银行利润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通过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已经很难满足银行资本补充需求。银行外部融资需求强烈。
考虑到对二级市场冲击的担心、股市低迷以及融资成本等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常用的三种资本工具包括定增、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
定增是上市银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不过由于股市低迷,上市银行从2014年初至今的定增规模不过千亿,相对规模并不大。
由于商业银行优先股兼具债券和普通股双重特点,因此,虽然其筹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但还是成为上市银行今年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据统计,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3家在2015年发行了总规模约2500亿元的优先股。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公布的350亿元和200亿元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也预计在2016年内完成发行。H股上市银行中,也有徽商银行、重庆农商行在此前提出优先股发行预案。
由于一级资本补充渠道较窄,各家银行二级资本补充工具的使用策略亦有不同——上市银行虽然二级资本债整体发行规模占比在50%以上,但实际发行的银行并不多;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积极性远高于上市银行。
除了二级资本债外,商业银行还有一项与优先股一样,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特性的二级资本工具——银行可转债。这是一种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转换前它是纯粹的债券,不摊薄当期业绩,还可补充附属资本,转股后则可补充核心资本。
事实上,自民生银行2013年3月份发行了200亿元可转债后,银行可转债的发行已停滞近3年。今年3月份,宁波银行(002142,股吧)收到监管部门关于同意其发行不超过100亿元A股可转债的批复,光大银行(601818,股吧)也在今年6月份公布了公开发行不超过300亿元可转债的预案。
不过,虽然可转债被视为二级资本工具,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前后政策截然不同。
资本新规实施前,满足条件的带有次级条款的可转债在未转股前可计入二级资本;资本新规实施后,可转债在转股之后可以补充核心资本,但在未转股之前是否可以计入二级资本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转股与否主要看该银行的股票价格走势,主动权在可转债持有人手中。
因此,虽然可转债票息水平相当低,且初始转股价格的设定优于定增,但商业银行目前通过可转债补充资本的迫切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