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国银行旗下中银航空租赁(02588,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首日开盘价43.1港元,收于42港元,跌幅2.55%。
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或正式拉开内地银行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序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来,监管层开始积极推动银行部分条线业务的子公司化改革,而商业银行则积极响应。未来或将有更多商业银行推动优势业务板块的子公司分拆乃至上市。
金融租赁子公司率先上市
中行早在2006年以32亿美元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并改名为中银航空租赁。如今,该公司已经发展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航空租赁公司之一。中银航空租赁的招股书显示,其已经连续22年盈利,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0.3%至10.9亿美元,其中9.76亿美元为租金收入,税后净利同比增长11%至3.43亿美元。
此次中银租赁IPO保荐人之一的中银国际的报告指出,其对中银航空租赁的估值介乎42.37亿到53.06亿美元(约330.49亿~412.87亿港元);另一保荐人高盛认为,中银航空租赁估值介乎39亿到54亿美元(约304.2亿~421.2亿港元),并预期该公司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度盈利约为3.79亿、4.88亿和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CAGR)26%。
截至6月1日收盘,中银航空租赁市值达291.28亿港元,而与它同一行业板块的中国飞机租赁(01848,HK)市值48.03亿港元。
背靠中国银行这棵大树,中银飞机租赁的一大优势在于较低的融资成本。安信国际证券研报指出,该公司平均资金成本较低,2013~2015年分别为1.9%、1.9%及2.0%。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包括债权及商业银行。
安信国际证券研报中称,对比港股上市同业公司中国飞机租赁,根据彭博一致预期,中银航空租赁2016E市净率为1.81倍,市盈率为9.19 倍。
中银航空租赁上市打响了银行系金融租赁子公司上市的第一枪,2015年9月初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上市和发行优先股、次级债,丰富金融租赁公司资本补充渠道。
今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租赁业务子公司——国银租赁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拟发行不超过36.65亿股H股,集资额预计为10亿至15亿美元。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
租赁行业由于资本占用的特点,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受限于资本而难于继续扩大资产规模的情况,例如国银租赁2014年末资本充足率为8.22%,直逼监管红线。通过IPO募集资金补充资本,无疑将帮助金融租赁公司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此次航空租赁上市将推动中国银行租赁板块估值的提升,从而实现中国银行整体估值的提升。”中行称,“通过此次分拆上市,预计航空租赁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其收入和利润将同步反映到中国银行的会计报表中,有助于提升中国银行的整体财务表现。”
银行积极分拆业务子公司
2015年,银监会表示将积极探索银行业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深化事业部制改革,推进专营部门改革。
此后,几家股份制银行对银行资产业务分拆表现非常积极,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中信银行等均表态要分拆相关业务子公司。
中金公司此前发布研报称,在所有资产中,最先被分拆的是银行理财,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银行,投行、金融市场和托管等新兴业务也有分拆可能。部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可能尝试分拆或成立新的子公司。
中信银行高层在今年3月份的年报发布会上也预期,将于4月开始运营资管子公司,相关任职人员已经到位。然而,截至目前,并没有银行获得监管批复成立资管子公司,即使是最早申报进行资管业务子公司分拆的光大银行,也没有披露相关事宜的进展,其资管部门总经理张旭阳已在上月离职。
“银行对旗下资产的分拆乃至最终上市,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应有之义。这些业务较为市场化,被纳入现有银行体系,仅作为一个部门运作,无论是在机制和薪酬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竞争。”中金公司研报认为。
而监管层方面似乎仍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5月29日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上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引领银行业适应新常态,积极推动银行业改革创新,切实加强金融风险的防控,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条件成熟的银行可逐步开展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直销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等业务板块子公司化的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