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建莉 特约记者 林雨轩 上海、杭州报道
温州正逐渐走出民间借贷危机的阴影。
截至5月20日,温州各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备案登记的26544笔民间借贷,总金额已达338.94亿元。距离第一个中心成立已有四周年,备案率达到30%左右,长期目标是50%。
随着温州金改产生的这一平台,其促进民间资本阳光化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模式也被各县(市、区)迅速复制,目前温州11个县(市、区)已设立7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5个民间借贷备案点,全国已有23个省市复制开办了230多家民间借贷管理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近日采访中了解到,看似风光的背后,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面临着转型的压力——随着传统行业的升级、资本市场的发达,中心的作用会逐步弱化。
渐成重要的民间借贷平台
温州首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位于鹿城区东明路,从2012年刚成立时的几亿元,到2013年十几亿元,到2014年90多亿元,再到2015年的170多亿元,该中心登记备案的民间借贷正在产生爆发式增长。
“这说明服务中心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民间借贷平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雪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登记备案中心总经理徐智潜介绍,设计之初,中心并不直接参与借贷业务,只是向进驻机构收取一定的场租费、服务手续费,主体业务如借贷登记、信用查询等免费。
逐渐,中心的运营模式发生了改变。2015年9月,集合金融信息、政府信息、民间信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信用查询平台正式成立,实现了人行征信查询、发改委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温州民间借贷履约数据查询的整合服务。
其中收集民间借贷信息是中心的重要业务,“我们长期的目标是建立民间版的信用查询系统,搭建一个数据查询平台。”徐智潜说。
具体来说,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服务流程分五部分:建立资金供求信息库,提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民间资金供给信息;通过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信息配对;安排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见面;协助资金供给方、需求方办理借款手续,并登记备案;为借贷双方整理资料,归档,向主管部门备案。
不论自行商定,还是通过该中心的中介机构,借贷利率必须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以内。
资金流向监管难
一直以来,外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是资金流向。
据徐智潜介绍,中心会要求借贷双方提供一些基本的材料,比如身份证、借款合同、汇款凭证、抵押证明等,但是资金的流向还是较难判断的。
尤其现阶段,中心更多依靠场外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私下借贷信息后,成交率难于统计,流向则更难判断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数据发现,成立以来,该中心备案的、流向实体企业的民间借贷占比近1/4。其中借款人来自制造业的有5856笔,共32.7亿元
进入该中心登记,需要交纳20%的利息所得税,尽管是影响民间资本登记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中心给予的相应的风险控制又成为弥补该损失的重要保障。
按照《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通过该中心达成的借贷如有房产、汽车等抵押物,若出现赖账,出借方通过法律程序起诉,抵押物变现后首先归还借款人的比例会大幅增加。但违规成本较低,处罚上限20万元,或者是募集资金的5%。
徐智潜指出,但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处罚过。
金雪军强调,登记中心作为一个平台,主要任务在加强前期审查和促进信息透明,具体资金流向主要是借贷双方自身的责任。
面临转型压力
民间借贷阳光化后,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利率。
徐智潜强调,自成立以来,通过平台借款的利率,从刚开始的年化23个点左右,已下降到现在的18个点左右。
但温州的7家民间借贷管理中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出现运营不善。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公开表示,由于民间借贷管理中心不收费,自身也不从事民间融资撮合业务,目前都是亏本经营。今年温州的民间借贷管理中心在尝试转型,力争能有3家转亏为盈,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2013年底开始,温州瑞安等地的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就陆续开展住房、农房抵押借款业务以及顺位抵押登记。2015年,瑞安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成立,将民间借贷登记业务、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瑞安企业挂牌孵化基地、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瑞安运营中心融合在了一起。
随后,温州民间融资服务行业协会成立,该协会聚集了P2P网贷平台、众筹、第三方支付、金融中介、股票配资等公司,温州当地试图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监管互联网金融已然成形。
徐智潜也承认,民间借贷平台更多是一个阶段性产物,“所以正在转型,目前正在争取财管管理中心的牌照,希望能够聚集一批有资质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但是现在系统还没开发好,政策上还把握得不是很准,近期可能会启动。”
金雪军认为,民间借贷现在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当程度的产业还是比较传统的,还有大量的小型企业;二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
他强调,服务中心当前的意义巨大,“如果真到了各方都完善的时候,民间借贷已经非常完善,也可以理解为中心的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