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分行从去年开始给员工放消费贷款,这样就不怕发生风险了。反正你跑不了,大不了从工资里扣,当然这都是针对行内有编制的正式员工。”陆仁(化名)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华北地区某省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经理,他的团队以往都做矿产、能源类企业客户,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传统矿产企业、制造企业风险频现,陆仁和他的团队不得不开辟新的领域。
陆仁透露,自去年开始,地方融资平台、个人房贷、医院、教育等就转为他们的信贷投放重点。“今年总行工作会议马上就要开了,估计大的方向不会变,平台和消费这些还是2016年重点。”
防“踩雷”已取代利润和收益,这是“陆仁们”2016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的共识。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不良贷款“双升”的环境下,银行未来信贷投放必须积极寻找新机会。一方面是如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城镇化建设等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是居民消费、住房按揭贷款等消费金融领域。
平台贷房贷受追捧
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在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策略中,城市基础设施业取代农林牧渔业成为信贷重点支持行业,选择此项的银行家占比高达67.2%,较2014年有较大提升。
在包括陆仁在内的银行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趋势在2016年将延续。他坦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还是有地方政府给兜着,眼下是各家银行积极争抢的优质客户。”不过他坦言,平台贷款、基建类贷款虽然风险低,但收益很低,可以说是“薄利多销”。
对于“员工贷”,他笑称,“给员工放贷可以说是‘下下之策’了,但我们分行的作法还是得到总行的肯定,估计今年其他分行也会纷纷效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6年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肯定是防风险,利润和收益可能都次之。薄利多销这类策略可能会被大部分银行采用,比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虽然它的期限长、利率低,但一是有房产做抵押,二是从历史数据来看逾期、不良比例非常低。他还指出,预计2016年房地产开发贷的需求会有所回升,商业银行或将加大信贷投放。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未来信贷投放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比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互联网产业、生物医药工程、新分子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信贷投放新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支持互联互通的建设,支持中国企业新的海外投资需求,高铁、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将成为信贷投放热点。在城镇化建设中,可以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信贷资金可进入商圈、物流、医院、学校、公用事业等细分领域。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消费信贷已逐渐成为银行零售领域的新蓝海,商业银行可以深耕消费领域,寻找优质新市场,因此,可以重点支持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以及家政消费等领域。
不良资产压力掣肘
让以往“傲娇”的商业银行如此谨小慎微的根源还是来自于不良资产压力。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宁愿不做,不能做错(指放贷后产生不良风险)。”
陆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己所在地区属于传统产业、能源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自从去年发生了几起民营企业违约的例子,新增信贷业务几乎停滞,只能给大型国企续贷。“违约的几家民企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这样都能‘踩雷’让我们银行相当无奈,现在新增业务都不太敢做了。”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产能过剩行业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是银行家关注的首要风险。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信用风险。
中国银行分析人士认为,201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入2%区间,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毕马威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经济下行周期下不良资产处置策略》报告认为,近两年,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增加成为行业共识,中国银行业面临加强资产风险管控、减少新增不良及持续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挑战。
穆迪高级副总裁郭书岑表示,我们预计贷款逾期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债务会出现更多违约,理财产品也会蒙受一定损失,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借款人因财务杠杆率较高以及所处的行业下行而难以履行付款义务。穆迪指出,对于侧重于发展中小借款人贷款的银行,信贷成本将会上升较快,原因是此类客户更易受其所处行业下行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全年信贷增速或低于市场预期
不少专家和分析人士对2016年新增信贷投放不太乐观。尽管有人预计,2016年1月新增信贷或将高达2万亿元,但不少银行业人士坦言,今年“企业惜借、银行惜贷”或成普遍现象,这将导致新增信贷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不少券商人士预计,今年新增信贷或在11-12万亿元左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尽管1月新增信贷较多,然而对M2增加的负面因素不少,除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外,非银金融机构大量归还前期借贷也将对M2产生负面影响。预计M2增速将维持在13.5%左右的平稳水平。
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信贷新增。连平预计,今年各类直接融资占比将有所提升,非信贷资产配置将更灵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认为,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保持6.5%—7.0%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相应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也不能太低,从近期看保持在13%左右是必要的,银行信贷资金也有必要保持14%-15%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