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银行消息 12月14日,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报告分析,2012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出现快速回落。其中,西部地区下滑最为严重,资源型行业成为集中撤出的行业,整体呈现出较明显的顺周期特性。
报告指出,随着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外需萎缩、内需低迷以及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呈现“逐月放缓”的态势,而民间投资下降的幅度更快。至2015年11月末,我国民间投资同比累计同比增速已由2011年末的34.2%回落至10.3%,同时期我国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则由23.8%回落至10.2%。民间投资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不再增长,由2015年5月65.4%的最高点下滑到11月份的64.6%。
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出现持续下滑,其中西部地区下滑程度最为严重,在2015年上半年基础呈“断崖式”下跌。由2014年末的20.3%下滑至2015年5月末的5.1%。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民间资本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也出现下滑,由2014年末的53%下降至2015年11月的50.7%,而同时期东中部地区占比保持稳定。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民间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1-11月份,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5%;资源型行业(矿产、能源的采掘及加工等行业)遭到民间投资的集中撤出,其中采矿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1%,其中石油与黑色金属下降幅度达到20%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3.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5%;制造业保持相对平稳,1-11月民间资本投资同比增长9.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9.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7%,其中道路运输业同比增长27.3%,水利管理业同比增长36.7%,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增长55.2%。
与国有资本不同,民间资本对于实体经济的冷暖感知更为敏感,对资本的回报率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当经济繁荣时期,民间投资往往受资本逐利的特性而高速增长,但在经济下行时期,民间投资退出的速度也更快。在2009年我国“四万亿”投资快速增长时期,民间投资同比增速一度达到35%以上,连续多月高于投资总体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而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民间投资增速快速回落,目前已与整体投资增速持平,其顺周期、波动大的特性凸显。从区域与行业来看,民间投资主要从西部地区和资源型行业退出,也显示出其快速逐利的顺周期特点。
报告认为,民间投资增幅回落较大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经营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资本“不敢投”;二是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民间资本“不愿投”;三是行业准入限制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投”;四是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民间资本“没有能力投”;五是政府服务意识相对不足导致民间投资积极性减弱。
报告进一步指出,更大激发民间投资的五方面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稳定民间投资预期;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的活力;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发挥金融体系对制造业发展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产权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在新常态下创新发展。
同时,银行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可采取的六项措施:一是创造条件发行民营企业扶持债券,变政府单向输血式扶持为杠杆式融资扶持;二是完善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功能,设立产业担保机构和互助基金,以金融手段促进产业集聚;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发挥产业基金的金融杠杆及资源整合效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四是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五是配合监管部门扭转“脱实向虚”态势,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六是提供融智服务,促进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