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昨日(1月19日)一扭颓势,低迷了很久的基建等权重板块全线爆发,带领沪指重返3000点。这背后除了2015年GDP数据“靴子落地”,也与资金面的大幅宽松有关。
昨日,央行时隔一年重启28天逆回购,规模750亿元,同时还开展了8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再加上4100亿的MLF,800亿元的国库现金定存,单日释放流动性超过6000亿元——这让一度高涨的春节前降准预期出现降温。
“实际上,央行降准是更具普惠性的措施,而采取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则会更加精准化。”海通证券(600837,股吧)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晚间,央行还在官网发文表示,当前已进入春节现金投放高峰期,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加大,要着力加强流动性监测和预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
央行持续注入流动性
据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我国2015年GDP同比增长6.9%,增速创1991年以来新低;2015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1.6%,均低于预期值。
在此背景下,仅昨日一天,通过逆回购以及MLF操作,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6450亿元。其中,28天逆回购操作规模为750亿元,利率为2.60%,这是28天逆回购自2015年2月5日之后的首次重启;7天逆回购规模为800亿元,利率为2.25%;MLF操作共4100亿元,其中3个月期3280亿元,利率下调至2.75%;1年期820亿元,利率下调至3.25%,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当前,央行展开28天期逆回购操作的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流动性需求旺盛,这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调控措施。”李迅雷称,就目前而言,流动性相对宽裕,整个社会资金面相对宽松,而此次28天期的逆回购正是为了防止临近春节可能出现的资金兑付紧张问题。
此前,央行已持续通过逆回购、MLF、SLO、国库定存等形式投放流动性。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在最新研报中指出,1月份面临汇率贬值、外汇占款流失(包括换汇额度更新和季节性利润汇回)、企业缴税临近、春节前现金需求攀升等不利影响,资金预期紧张,而央行连续采取措施,及时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有利于锁定低利率宽松环境,降低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金波动。
央行在昨日的文章中表示,对于短期季节性的现金投放需求,将按历年做法通过逆回购操作对主要金融机构实现全覆盖,节后到期与现金回笼自然对冲。对于中期流动性需求,央行将通过分别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操作安排6000亿元以上资金予以支持,并提到将适当下调3个月MLF利率至2.75%。这意味着这6000亿元已经至少在昨日“兑现”了4100亿元。
降准预期存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对春节前降准的预期颇为强烈,但经过近来央行连续释放流动性,加上昨晚央行最新表态,是不是意味着春节前降准基本没戏了呢?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受2015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以及央行发布CFETS人民币指数影响,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6290亿至26.6万亿元,创历史第三大跌幅。然而,这一降幅明显低于央行此前发布的外汇储备和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降幅,同时,2015年12月新增外币存款下降32亿美元,远低于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反映出外汇资产并未转化为外汇存款形式。
“降准是一种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因此在运用时要更多地考虑到中长期的发展。”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而逆回购、SLO、MLF等中短期或超短期政策,它们在对流动性的对冲、释放方面更灵活,更有弹性,操作起来也更方便。因此,就目前应对春节前后短期流动性对冲是更加适合的。”
董登新进一步解释称,由于目前中国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尤其从生产环节以及融资的需求来看并不紧张。而如果说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会探底成功,或者说探底企稳,那么还要不要释放流动性,是需要再观察的。同时,降准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比如说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所以并不需要太急于节前或节后。
对于最新出炉的2015年GDP数据,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称,中国经济连续第二年未达标,预计2016年中国GDP的增速可能放缓至6.4%,并在2017年下降至6.0%。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放松,预期央行在2016年将总共降准200个基点,并最早在本月底前降准50个基点。
“春节前降准的可能性比较小。”李迅雷对记者表示,“因为现在流动性还是比较宽裕的。就银行来说,虽然信贷增速放缓但是买债的规模在增加,这也反映整个社会的资金面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降准就没有必要了。其实,降准的效用也不佳,降准是更具普惠性的措施,而采取SLO、MLF等工具则会更加精准化。”
(实习生姜诗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