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博客,微博)记者 王旭】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增速均放缓了脚步。近期浙商银行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也显示: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成为该银行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显示,浙商银行于12月10日呈交了招股书:截止2015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净利润为56.37亿元,拔备覆盖率227.61%。总资产超过1万亿,较去年年底增长49.9%。营业收入17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4%。
从2012年至2015年9月30日,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8.4亿、13.9亿、22.8亿、43.7亿。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6%、0.64%、0.88%及1.22%,呈增长趋势。招股书还称,如果无法有效维持贷款组合的质量,浙商银行的业务、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同时还表示,未来可能在满足资本充足以及其他监管要求方面遭遇困难。
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成为不良贷重灾区
虽然浙商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但银行存、贷款及经营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截止今年三季度,贷款总额的47.0%和存款总额的32.1%来自浙江。根据招股书显示,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贷款成为浙商银行不良贷款重灾区,从2012年至2015年9月30日,两行业不良贷款占公司不良贷款总额比例分别为73.3%、13.7%;65.8%、18.8%;67.4%、20.9%;
62.4%、23.4%。短期贷款占比较高 影响利息收入稳定性
净利息收入一直是浙商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截止2015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净利息收入150.08亿,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85.6%,同比增幅42.7%,其中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15.0%和13.2%。净利差为2.21%,同比下降0.17%。
招股书称,2012年至2015年9月30日,短期公司贷款占公司贷款总额64.1%、62.2%、58.2%及62.7%。短期公司贷款是浙商银行客户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稳定的利息收入来源,可能会对银行利息收入可靠性及稳定性构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引致贷款违约率上升。
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冲击存贷款业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基金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得到迅猛发展,招股书表明,这一趋势可能导致大量储蓄存款从银行分流出去,而大部分又会以协议存款形式回流银行,这样会导致银行的集资成本大幅上升,利差缩小,盈利能力受到冲击。
同时,随着各家非银机构利用互联网平台代销产品,极大影响银行代销产品,这会造成对浙商银行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前景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另外,2012年至2015年9月30日,浙商银行拔备覆盖率不断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421.90%、329.28%、292.96%、227.61%。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高盛等为联席保荐人。目前国内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仅有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四家银行尚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