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对于金融体系最基础的一环:账户,央行终于掷地有声地做出系统性改变和规划,个人银行账户分类体系浮出水面。
近日,央行正式下发《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银行建立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在账户功能分级基础之上,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账户开立渠道的拓展和分级将对未来商业银行、直销银行以及互联网银行有更大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引领的多层次场景支付带来了支付方式以及支付需求的多元化,由此人们对于支付账户的便捷和安全的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此次个人银行账户分级管理,一方面让央行在再次强调全功能类账户实名制原则的基础上,做了渠道变通;另一方面,则给予直销银行以及互联网银行新的发展空间;此外,将曾经游离在监管之外的Ⅱ类户、Ⅲ类户重新纳入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
账户类别创新
先来看看这三类账户,从《通知》具体内容可以发现,账户分类监管更多改变的是渠道,而非验证方式,因此从更大意义上来说,是远程开户时代的来临,而非刷脸时代的到来。而随着渠道变革,应运而生的将是银行对IT设备以及流程的再造。
远程开户并非首次正式出现,此前央行在“一南一北”已经分别选择了一家银行做远程开户的试点银行,以测试该类账户开通方式的安全性。“南方选择的是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金融行业专家鲍忠铁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Ⅰ类户作为标准银行账户,在开户流程中已经明确可以加入远程视频柜员机(VTM)和智能柜员机等实体自助渠道的流程。
Ⅱ类户更大意义上被看作是给直销银行的账户。目前,不少银行如火如荼地推广直销银行,但受制于账户级别限制,直销银行更多需要遵循“钱从哪来再回哪去”的原则,主要承担存款和理财两大功能,但是作为银行账户体系的一部分,支付是基本功能,如今这一功能终于被嵌入直销银行账户中。央行虽然给出每天10000元的账户额度上限,但对于未来场景支付仍然给予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Ⅲ类户,其实是曾经的电子账户。2014年3月,央行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讨论稿),开始对电子账户以及远程开立账户的规定松绑,对电子账户试行强弱化分级管理,其中弱实名电子账户无需柜台见面认证,只要核实本人身份并绑定同名银行结算账户以及实名制即可开立。此次《通知》下发后,电子账户被明确划分至Ⅲ类户。
细看这三类账户的开户方式可以发现,利用远程开户的方式已被坐实,但是距离刷脸时代,尚有很长的技术认证道路要走。实名制账户依旧是银行账户体系的根本和基础。银行账户实名制的核心包括核验开户申请人提供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开户申请人与身份证件的一致性和开户申请人的真实开户意愿三方面。
直销银行拓展支付功能
近年来,银行纷纷加快创新步伐、变革开户方式,有的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业务,支持客户依托互联网开立具有特定功能的银行账户办理相关业务,账户资金均只能在绑定的同户名银行账户间封闭运行,功能仅限于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有的尝试探索依托自助机具和电子渠道开立银行账户,为存款人提供限定功能的服务。
“对于直销银行的利好之一,就是开通直销银行账户的客户如有金融高消费的需求,那么直销银行可以赚取到渠道费。”鲍忠铁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直销银行整体运营情况可以发现,尚处于非盈利状态。
而此次央行新规进一步拓展了直销银行现有功能,支持存款人通过Ⅱ类户办理单日10000元以内的消费和公用事业缴费支付,极大拓展了直销银行的支付场景。“未来移动金融可以做的事,直销银行都可以做。”鲍忠铁说。
直销银行迎来重大利好的同时,更多被首先推至台前的网络银行似乎并没有感到太多兴奋。账户分级管理,并不代表网络银行的远程开户是被允许的。央行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将其作为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这代表着无网点的网络银行最大掣肘依旧存在。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否有效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确保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开立银行账户的关键。目前,我国尚无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础标准,也没有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商业银行成本上升
除了直销银行业务扩容,此前由Ⅲ类户的前身沉淀在不同类别卡片里的沉淀资金未来将“纳入”银行体系,引导资金回流至银行账户体系,实现有效监管。
举个例子,假设公交卡平均每人账户余额为100元,上海地铁平均每天客流量为1000万人,那么沉淀在地铁公司交通卡的资金即有10亿元。如今,用户不再需要将过多资金存入预付卡中,而是通过银行电子芯片中分立的Ⅲ类户或直接使用具有刷卡功能的银行卡即可进入地铁乘车,同时地铁公司同步记录当天通过银行Ⅲ类户扣款的流水和金额。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目前,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开立的预付款账户可转账、缴费、投资理财等,已经具备一般银行账户的大多数功能。但是该类账户游离在账户监管体系之外,无法实现有效的金融监管。而支付机构风险控制体系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若出现极端风险事件,将对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影响。此次账户分类规定,将提升网络开立的银行账户的吸引力,引导资金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回流进银行账户体系,改进支付系统的监管效率。
但是,可以发现,在央行对个人银行账户监管进一步加强的同时,监管成本也随之上升。与账户分级并行的是,未来银行的IT系统以及审核方式都将发生巨大改变。
“银行的结算系统、风控系统以及报表等都将发生改动,从该角度出发,商业银行的整体成本是上升的。”鲍忠铁表示,目前央行监管仅停留在Ⅰ类户上,未来Ⅱ类户和Ⅲ类户是否要遵循Ⅰ类户的监管方式有待考察。
对于过去的监管空白点,即Ⅱ类户和Ⅲ类户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并不算负债,如今正式纳入负债之中。过去仅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账户,如今需要搭建新的账户体系,便于商业银行及央行层面掌握账户明细,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会增加相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