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上报资金入市情况,包括理财资金?
这条消息被理解成引爆今天A股大跌6.5%的一大重磅利空,银行股今天也齐齐走低。
果真如此吗?
数家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市场流传甚广的银监会摸底理财资金入市一事并不属实。
监管层正在排查的是贷款资金流向,而非理财资金流向。
真相一
银监会排查的是贷款资金流向
主要看钱是否流向实体经济,而非摸底理财资金入市。“理财资金的流向在银监会信息登记系统中都有,这还需要查吗?这两天银监排查的是贷款资金流向,主要看钱是否流向实体经济,以期掌握整体的风险情况。”上海某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称。
真相二
难以监控流向的贷款品种主要是个人信用类贷款
这或许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会比较吻合。此前亦有数位商业银行人士与记者小范围交流时表示,要求券商上调两融杠杆对市场整体的实际影响可能有限,因为“籍由银行贷款流向市场的资金”才是重点。这部分逐利资金的流向,无论是从监管层面还是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管理体系,都很难禁绝。
一家大型股份行零售银行部门人士称,难以监控流向的贷款品种主要是个人信用类贷款。她对记者表示,此类产品贷前审核一般会设置相应的参数来筛选风险,比如在模型中被定义为投资敏感型的客户授信额度会大幅下调。“但问题是,参数设置是历史数据的综合模拟和动态调整,钱出去后的流向是无法监控的,我们只控制大数的损失概率。”这位人士说。
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因要求受托支付,商业银行在流向监控上比较有主动权。但相关的漏洞业并非没有,目前固定资产贷款受托支付的起始门槛为500万,个人贷款受托支付的起始门槛为50万。而据记者了解,不少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上限都紧紧卡住50万的受托支付门槛线,以期降低操作成本,宁愿增大贷后管理难度(有可能是理论性的)也要第一时间覆盖市场。
究竟有多少贷款资金流向了资本市场?这或许是监管和银行都想知道和掌握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