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均滑落至2%以内,中国银行以1.05%的微弱增速垫底。而过去一年,多家银行海外业务利润增速超过30%,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
借道“一带一路”契机,银行纷纷加码海外机构布局。高歌猛进的同时,风险也不容小觑。
当前“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上,主力的银行参与者,来自政策性银行和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型银行。“中小银行跨境联动能力有限,基本处于与大行错位竞争或跟随竞争的地位。”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分行行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排兵布阵的过程,大型银行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工行已将境外“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在总行专门成立了由十余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相关项目的推动实施。例如,工行日前与巴基斯坦萨察尔能源发展公司签署萨察尔风电项目贷款协议,为其提供1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融资。
而中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表示,中行已经在全球进行“四点布局”,选取上海、新加坡、伦敦和纽约作为能源、有色金属和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提供融资、结算、套期保值等服务。
中行董事长田国立称,未来打算进一步增强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的机构设置,构建金融大动脉通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截至去年11月末,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五家大型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32家,此外还有4家已由银监会审批通过,正待当地监管机构审批。
千亿级别的信贷投入,纷纷出现在各家银行的出海战略中。
田国立透露,中行支持一带一路,目标是2015年提供相关的授信支持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3年达到1000亿美元。
近期,建行也已确立相关项目资金需求约2000亿元,将通过“信贷、融资、引资”三轮驱动。
国家开发银行启动“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储备库,涉及64个国家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
而工商银行已在“一带一路”境外沿线国家储备项目131个,投资金额达1588亿美元。
过去一年,四大行的海外业务迎来高速增长。年报显示,2014年建行海外资产利润总额为6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99%,农行和中行这一增速分别为43.6%和33.92%。而工行披露的数据,该行去年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增长35.6%。
丰厚利润似乎意味着高歌猛进时代的到来。
有观点认为,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全面落地,促进国内银行业国际化转型,不良率持续上升的局面或将得以平稳化解。
实际上,这场融入海外的金融竞争中,伴随的风险也前所未有。
中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表示:“贸易项下每年出口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保守估计约有1%左右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另外,投资项下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除了项目本身的风险,还要注意商业风险外的法律、政策乃至地缘政治风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补充道。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相关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国家属于低收入国家,市场环境和制度不完善,金融业基础薄弱,本国经济、金融缺乏良性循环的条件,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合作的时候,既要注重开发性投资的特点,也要确保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简单“扶贫”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