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信托在操作中,可能存在“夹层加夹层”的情形,即客户用作劣后级的自有资金中亦有部分是募集而来,形成资金杠杆二次放大,加大了银行资金风险]
时隔“伞形信托收紧”消息仅一天,券商两融检查重启、监管检查银行杠杆融资入市,再次扰动市场敏感的神经。1月29日,经过连续利空的突袭,接连三天收绿的A股不得不略微低头,沪指终于失守3300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连日多方调查得知,部分银行已将伞形信托配资劣后资金起点由此前的500万元大幅提高至2000万元,甚至有银行将单独开户的自有资金起点提高至1亿元。
然而,对市场来说,坏消息中仍有佳音。银行对伞形信托的政策,并非全部收紧,个别银行的配资比例甚至还略有放松。而收紧的原因,也并非全部出于风控因素,而是部分银行出现资金紧张、客户需要排队配资的情况。
“伞形信托进入股市未来走向如何,主要取决于监管态度,而不是银行本身。”有业内人士分析,伞形信托在操作中,可能存在“夹层加夹层”的情形,即客户用作劣后级的自有资金中亦有部分是募集而来,形成资金杠杆二次放大,加大了银行资金风险。
个别银行配资起点提高3倍
“伞形信托资金是总行统一管理,这次调整也没有通知分行,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太清楚。”1月28日,针对大幅收紧伞形信托配资的消息,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某省级分行中高层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1月27日午间,突然有消息称,光大银行规定股票结构化产品最高配资杠杆不超过1∶2.5,对应的预警线、平仓线调整为0.93、0.88,若触及平仓线,一般委托人应于T+1日10∶00前追加资金,否则将对信托计划持有的证券资产按市价委托变现;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亦将此类业务劣后资金起点提高至1亿元,而部分银行也可能很快跟进。
消息传出后,沪深两市当日大幅下跌,早盘11∶00以后沪指出现一波快速跳水。随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招商银行有关人士求证,但未获回复。不过,多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均表示,已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但只是私下传播,尚未收到正式通知。上述光大银行人士则称,按照该行管理体制,分行只负责推荐项目、销售对应理财产品,资金由总行统一管理,因此对伞形信托业务调整并不了解。
“光大和招行这一块业务做得比较早,内部进行一些调整也是正常的,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华南某券商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信息,目前确实已有银行对伞形信托业务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劣后资金起点、配资杠杆、平仓线等方面。
据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介绍,目前该行伞形信托配资最低门槛为2000万元,杠杆倍数一般情况下为1∶2.5,客户最多可以获配5000万元。在此之前,该行伞形信托配资起点为500万元,金额大幅提高3倍。
“最近政策变化比较快,但这个配资比例在行业里已经算是高的了,之前可以做到3倍以上,现在肯定做不了。”该人士说,除了配资起点大幅提高,杠杆倍数、警戒线和平仓线也有所提高。该人士称,该行目前的预警线、平仓线分别为客户账户总资产的95%、90%。
目前,出现类似情形的并非上述银行一家。个别银行虽未对小额融资进行调整,但却提高了伞形信托大额融资单独开户的标准。
“自有资金只有达到一个亿,才能单独‘开伞’,否则只能在已有账户的子单元中操作。”某国有大行人士称,该行目前未对伞形信托小额配资起点金额进行调整,配资杠杆、费率也和以前一样,但单独开立账户的大额融资起点确实已经提升。
“能拿得出2000万元自有资金做劣后资金的,除了机构之外,散户少之又少,这样一下子就把很多人排除在外,对比较大的散户影响还是很大的。”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起点提高,并不意味着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减少,如果存量资金不变,完全可以配给机构投资者。
额度紧张排队配资
“银行对伞形信托业务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不是说不做,到一定程度可能还会加强。”华南某券商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银行降低伞形信托配资杠杆,固然有控制风险的考虑,但可能更多的是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
实际上,虽然配资起点、警戒线和平仓线风控标准大幅提高,但部分银行并非对伞形信托业务全线收紧,而是采取有松有紧的策略,部分业务标准近期甚至略有放宽。
“如果资金量比较小的话,就不能单独‘开伞’,但配资起点没有变化,也没有开户限制。”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说,如果无须单独“开伞”,该行配资最低起点仍为500万元,配资比例为1∶2~1∶3,最高可配额度为1500万元,较此前并未改变。
而上述华南股份行人士则表示,伞形信托配资起点提高的同时,该行也对杠杆率进行了调整,且较此前还有所放宽。如果客户条件较好,目前其配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1∶3,而此前则全部按1∶2.5的上限执行。按2000万元的起点计算,最多可以配得6000万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立即就能得到资金。“一般情况下,只要能通过审批,资金3天就能到账,但有时也不一定这么快,可能需要排队,要等行里资金周转过来才能拿得到。”上述华南某股份行人士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目前行里额度紧张。
这也是部分银行收紧伞形信托配资的一大原因,但仍以股份行为主,资金充裕的国有大行并未受此影响。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说,目前该行用于伞形信托的资金额度仍然充足,且随时可以申请,通过审查并签订合同后,客户4天内即可拿到资金。
“包括光大银行、招行在内,一些银行伞形信托规模已经做得很大了,内部本来就会调整,属于正常的事情,市场反应可能有些过激。”上述华南某券商人士说,虽然近期股市大幅波动,但仍比理财产品具有吸引力,也增加了银行吸收资金的难度,加上风控考虑,对伞形信托进行调整也在情理之中,无须过于担忧。
“杠上加杠”的风险
同券商融资融券相比,伞形信托配资杠杆普遍较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前曾报道(见1月23日报道《银行资金输血股市或达万亿伞形信托有成“非标”之虞》),伞形信托配资杠杆最高可达5倍,平均水平亦在3倍左右。在股市剧烈波动的背景下,这无疑放大了银行的风险。
而这并不是伞形信托的全部风险所在。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伞形信托可能还存在“杠上加杠”的情形,实际杠杆倍数远超1∶3的平均水平。
“最常见的就是‘夹层加夹层’,投资客伞形配资的劣后资金里,只有一部分是自有资金,剩余的是募集来的,这等于劣后资金已经加了杠杆,到银行做伞形配资又加了一次杠杆,这样一来就加了两次杠杆。”某股份行人士说,即便劣后资金、银行伞形信托各自都只有1倍杠杆,但通过这种操作,伞形信托杠杆比例也已放大至4倍。
而在此过程中,银行并不对劣后资金的构成进行要求。多位业内人士均称,只要劣后资金在一个账户内操作,在保证伞形信托资金收益和本金安全的前提下,银行对此一般不做任何限制。
“这种情况如果碰到暴跌,连一个跌停都扛不住,虽然银行可以强制止损,但风险毕竟还是存在的。”上述深圳银行业人士说。
近日来,监管部门再次启动券商两融检查、限制银行资金绕道伞形信托进入股市的各种消息,一再成为扰动市场的重要因素,并导致股市两次大幅下跌。
“如果有需求的话,还是尽快向银行申请,最近政策变化很快。”上述华南某股份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关于监管部门对银行杠杆融资进行检查的说法,近期风声再起,圈子里已流传监管已对此开始检查。上述国有大行人士亦称,业内近期确实有有此风声,但尚未接到正式通知。
“可能是窗口指导,不是现场检查,我们正在跟几家银行确认,截至目前还没有更多消息。”华南券商人土说,此事尚未确认。
1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某地方银监局发出书面采访提纲,就是否已采取监管措施及相应内容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对方回复。
此前,《第一财经日报》曾报道(见1月23日报道《银行资金输血股市或达万亿伞形信托有成“非标”之虞》),虽然业务本身合规,但伞形信托可能存在被监管层定性为非标资产的可能。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规模增加和市场波动加剧,确实存在这一风险,一旦监管层做出这一决定,将会对银行资金形成一定影响。
上述华南某券商人士称,在逻辑上,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伞形信托,购买的只是受益权,而这恰恰属于非标准化产品范畴。“如果监管要把这个业务定为非标资产,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