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临近,在银监会12月23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对2014年的总结是“重改革、化风险、惠实体”,而展望新的一年,主要的目标是“提质效、控风险、促改革、推法治”,言简意赅。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上还详细分析了银行业“新常态”下出现的五大新特征,分别是贷款增速回稳、存贷利差收窄、社会融资方式转变、不良贷款反弹、“宽进严管”。为此,他要求银行业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的风险挑战,系统研究新常态下的市场机遇,促进新常态下银行业的新发展。
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1%,较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1.16%上升0.15个百分点。在严峻的风险形势下,2015年的工作重点中银监会也重申了“控风险”。
对于区域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尚福林还提到,“加强流动性互助和政策协调,建立区域内中小银行流动性互助基金,强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资金协作,构建同业互助机制,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此外,银监会还表示,要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大村镇银行民资股比范围;扩大民间资本参与机构重组范围。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
“新常态”下五大特征
尚福林主席在会上的讲话主题便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和金融法治建设》。他表示,新常态下,银行业首先要充分认识贷款增速回稳的趋势,加快调整发展战略。由“讲增速”向“讲转速”转变,由“讲数量”向“讲质量”转变,由“讲占比”向“讲战略”转变。
其次,要充分认识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积极转变盈利模式。研究向管理要效益,向定价要效益,向风控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三是充分认识社会融资方式转变的趋势,大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创新,加强非信贷和表外业务创新,加强负债业务创新,加强信贷业务创新。
四是充分认识不良贷款反弹的趋势,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及时核销不良、积极盘活不良、争取重组不良、探索转化不良。
银监会表示,2014年重点领域风险得到缓释,较好地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钢贸、煤贸、铜贸和担保圈、担保链等业务风险逐步缓释,信托、理财、影子银行和过剩产能风险得到控制,矿产资源集散地、房地产风险集中区、违法金融集结带等区域性风险得到遏制。
“新常态”之五是要充分认识“宽进严管”的趋势,强化守法合规经营。强化合规意识、风险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2015年的四大任务
对于明年的工作任务,尚福林表示,银行业要牢牢把握国际经济合作深化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益,尚福林要求银行业首先要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实施;其次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第三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四是努力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尚福林还表示,将建立产品登记系统,重点探索信托产品、理财产品、金融租赁产品登记等系统建设。其次,还要建立资产流转系统,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
由于银行业不良率的持续上升,2015年的关键词中,监管部门重申了“控风险”。在防控风险方面,银监会要求,完善差别化授信,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注重地方政府、司法、公安、协会联动,形成合力。对押品价值波动风险,要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压力测试、押品管理和集中度管理。
对于流动性风险,尚福林表示,“要做好监测和压力测试,确保流动性管理全面涵盖各类表内外业务。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加强流动性互助和政策协调,建立区域内中小银行流动性互助基金,强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资金协作,构建同业互助机制,共同维护市场稳定”。银监会还将建立流动性互助系统,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调剂需求。
此外,银监会还表示,要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2014年,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首批5家民营银行完成批筹,其中微众银行已批准开业。
尚福林称,明年将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积极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架构改革,提高银行专营化水平。数据显示,2014年新设14家民营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108家民间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村镇银行。
尚福林还提及,要深化事业部制改革,促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推进专营部门改革,实现业务合理集成,缩短经营链条,缩小管理半径;探索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