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加快发展碳金融业务。
昨日(12月11日),上海银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碳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宝碳)签署国内首单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协议。
质押率为7折
据了解,通过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质押国家发改委签发的CCER,上海宝碳将获得上海银行提供的500万元质押贷款,该笔业务单纯以CCER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担保条件。
“CCER用于抵消企业和个人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一可作为碳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二可用于补充碳交易试点省市配额进行清缴,三可用于碳中和公益和慈善。”上海宝碳董事长兼CEO朱伟卿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行的该笔业务以CCER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
“上海宝碳是一家轻资产型的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几乎没有收入,因此按照常规是很难得到贷款的。”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朱会冲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初国家发改委刚刚签发了CCER,CCER交易具有国家公信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利用这个价值进行质押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贷款,也盘活了市场上的碳资源。
那么,这个市场价值是如何确定,授信额度又是按照什么标准发放的呢?
朱会冲告诉记者,CCER质押定价的方式是以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全国七个碳交易市场碳配额价格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基准价,得出CCER的市场价值,再按照一定的质押率折算为质押价,目前的质押率为7折。
众所周知,碳交易市场上碳配额价格一直会随着市场行情而有所波动,那么在做CCER质押贷款业务时,银行是如何考虑风险把控的呢?
“一方面我们有考虑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所以是选取7个城市过去一年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参考;另一方面,我们会要求企业所获得的CCER必须要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进行登记和质押,这样就相当于把碳资源冻结,锁住了风险。”朱会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海银行副行长贺青表示,该项业务通过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通过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和制度,解决了签发后CCER的质押问题,降低了中小企业特别是轻资产特征明显的碳交易公司的授信门槛,有效地盘活了企业所持的碳资产。同时,该业务根据项目运行、减排量产出等具体情况,灵活设置了还款期和贷款额度,有效缓解了企业还款压力。
上海宝碳:将推碳基金和碳信托
因有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5个试点先后启动碳排放权交易,2013年被业内人士称为碳交易元年。今年,碳交易在各地继续推进。不过,交易量小、交易价格难以真实反映碳价值、企业参与度低、交易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存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上海银行的合作主要是希望能通过这个融资渠道,帮助企业采用真正的环保技术来实现减排,另外很重要的就是通过碳金融服务来提升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完善市场建设。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银行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协议中,上海银行承诺,将在未来三年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客户提供30亿碳金融服务。
“现在签订的协议是30亿的额度,CCER只是我们合作的一个部分,接下来可能在碳的融资平台、环保技术融资平台以及对客户和会员提供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一些合作。”宾晖向记者透露,除了提供融资,交易所也可能为客户设立基金、信托等。
据朱伟卿透露,上海宝碳将进一步与上海银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一起推出如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等现货金融产品,以及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机构性产品等碳金融衍生品。不久之后,上海宝碳将推出首个投资于CCER的碳基金和碳信托。
从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来看,截至2014年12月8日,均价为37.16元/吨,累计成交量约为1460万吨,累计成交额约为5.4亿元。朱伟卿表示,目前整个市场的活跃度有大幅提升,不仅投资者数量增加,而且买卖申报的企业数量已较前期明显增多,成交额也随之大幅增加。“目前全国碳市场已覆盖超过12亿吨碳排放,预计到2016年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碳市场越来越受重视,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碳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11月26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也完成了国内首笔绿色结构性存款,由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通过该行深圳分行认购1000万元。而在此之前,该行已在湖北碳交易市场推出碳配额质押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