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间,关于央行将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总额5000亿元的SLF(常备借贷便利)的消息开始在市场扩散,但直到9月17日,央行和五大行仍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SLF是央行创设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据央行货币政策司的说法,SLF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传闻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短期宽松将常态化,近似降准0.5%。中信资管分析师屈庆表示,8月份经济数据不佳可能是此次央行投放5000亿元SLF的主要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分析人士指出,如此大规模的SLF如果成行,将使得中国近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的可能性再次降低。
曾实施3400亿SLF
尽管去年SLF被央行频繁使用,但今年以来,央行对SLF的使用十分谨慎。受春节因素影响,为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2014年春节前,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向大型商业银行及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今年一季度累计开展3400亿元的SLF,并全额收回,一季度末SLF余额为零;二季度央行未开展SLF。
我国另一大节假日国庆节前夕,关于央行将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总额5000亿元的SLF的消息广为传播。由于尚未获得权威部门证实,市场对这则消息尚存疑虑。
李克强总理在9月初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注入更多流动资金并非最终的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行定向调控措施,向农业、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倾斜。
他强调,“7~8月经济数据仍在合理区间内”,“就业作为中国政府最关注的情况,在今年接下来的日子里都无需担忧”,而且中国政府会继续坚持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定向宽松”。
从总理的表态可见,中国政府并没有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打算。而这5000亿元的SLF在规模上已经相当于一次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尤其是传闻中的方案称为五大行各1000亿元,期限3个月,并没有类似支持农业或小微的附加条件。
另外,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稳定,对流动性的需求并不急迫,且央行官员最近才表示二季度以来贷款利率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此时“放水”的必要性体现在何处?
“除非政府已经预见到四季度经济有加速下滑的风险存在。”高登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3个月的期限也是为了第四季度整个货币和经济增长出台的中期政策,是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现,在不改变原来货币政策基调的基础上作临时性调整。
比单纯降准效果好
虽然5000亿元的规模与一次性降准0.5个百分点相当,但在具体操作模式和效果上,SLF具有其特殊性。
央行2013年初创设了SLF,其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借贷利率水平至少不会低于14天正回购利率,目前是3.7%左右;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后,央行短期内将难以回收,且央行需向商业银行按照1.62%的水平付息。
两相对比,一位不愿具名的大行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大行得到了这5000亿元的借贷资金,肯定会在付息的压力下尽快将资金使用出去,这比单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效果要好。
但有一个问题依然待解,7~8两月的信贷增长乏力,这5000亿元资金是否能有效输入实体经济?“在当前银行不良普遍出现快速上升,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主动收缩信贷投放的背景下,即使获得资金,银行是否有动力去放贷?”招商银行(600036,股吧)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表示了疑问。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银行惜贷,因为整体经济状况不佳。且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较快,需要消化,影响银行进一步放贷。在不知道此次SLF是否有附加条件的情况下,难以判断其调控效果。
降息降准概率降低?
昨日还有分析指出,SLF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平滑流动性上。如对冲外汇占款缺口和应对因为季末、节假日和新股发行可能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如此大规模的SLF如果成行,将使得中国近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的可能性再次降低。
刘东亮认为,短期内降息、降准的概率都大幅下降了。但是他仍然表示,在风险偏好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与其总量宽松不如价格宽松,基准利率的下调可以立竿见影地传导至贴现利率和同业存放,并可以减轻新产生和已发生贷款的成本,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贷款的需求端,同时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支持降息的声音也不少,巴克莱资本认为,私营企业仍举步维艰,而且随着违约和破产的增多,信贷风险正在不断上升。该机构建议下调利率水平,因为这可以减轻中国经济的债务负担;刺激需求增长,经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调整后,与2010~2011年的低利率相比,2013~2014年约8.5%的实际贷款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