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 蓓
日前,渣打银行(中国) 面向中高端商旅型、消费型客户,首发“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两套信用卡。这标志着渣打银行在中国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
早在2008年7月,渣打银行发行了首张人民币借记卡,并同时透露,已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人民币信用卡的发行申请。此后虽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信用卡市场很感兴趣,但终未成行。而同年,东亚银行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内地首家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外资法人银行。2012年8月,花旗银行宣布在中国发布独立品牌信用卡。
也许是被中资行在信用卡领域的激战所掩盖,直到此次渣打银行宣布发行信用卡,外资行在这一领域的业务仍并不显得高调。事实上,外资行争夺信用卡客户的大战已经开启,而着眼目标均为中高端客户。
“为了应对独特的内地市场环境,花旗中国采用的是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客户定位上,聚焦中、高端客户”,花旗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行在内地信用卡业务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头三年通过高倍数的发卡增长达到一定经济规模。今年发卡数量将是2013年的两倍。”
争夺中高端客户
与中资行跑马圈地“广撒网”战略不同,外资行在信用卡领域的战略是定位中高端客户。
渣打银行称,此次在中国推出的信用卡面向定位是中高端商旅型、消费型客户。“渣打真逸”系列信用卡卡主定位为重视购物体验的都市新贵,“渣打臻程”系列信用卡主要面向重视生活品位的高端商旅客户。
无独有偶,“东亚信用卡是一项配套业务,旨在增加客户群的忠诚度,一般客户群相对较高端”,此前东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
花旗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了应对独特的内地市场环境,花旗中国采用的是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客户定位上,聚焦中、高端客户。“比如,目前已推出的花旗礼程白金卡,是针对高端商旅人士推出的与旅行里程相关的产品,该产品拥有超快累积花旗礼程、可以与全球70多家航空公司里程兑换 、提供全球超过600个机场贵宾室服务、里程终身有效”,该人士表示,“我们即将在内地推出的新产品,是花旗信用卡产品中最高端的一个产品,针对的是整个金字塔最顶端的客群。该产品无论从卡片设计、产品功能、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与已推出的产品有所不同,为的就是带给这个客群的客户更多独特的用卡经验,花旗全球资源也将在这个产品上得到很好地体现。”
在信用卡业务中高端定位的背后,拓展客户群仍是外资行发力信用卡业务的重要目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曾指出,外资行渴望进军信用卡领域,该业务会对外资行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其零售业务综合服务功能会更强。
扬长避短的低调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4.14亿张,环比增长5.83%。信用卡授信总额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31.12%。
从去年年报数据来看,工行2013年信用卡总发卡量突破8800万张,消费额超过1.61万亿元,继续保持发卡量和消费额亚太双第一的市场地位;建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5201万张,贷款余额增幅为50.99%;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累计发卡量为5121万张,交行在册卡量达到3020万张;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发卡量也突破2000万张,分别发卡2078万张和2001万张。
面对这样的数字增长,外资行选择了扬长避短,更多地瞄准有效客户。
“花旗银行不比拼信用卡发卡量和客户数,而是立足于产品的价值定位、有效的数据管理、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花旗中国所依托的全球网络和发卡经验”,该行相关负责人称,“产品是花旗信用卡业务重要的立足点,不同于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的做法,我们是根据客户的价值定位来设计产品,根据消费特性进行区分。”
而中资行的同质化竞争也确实摆在眼前。商旅类、购物类、餐饮类、助学类等信用卡类别是各家银行普遍有的种类,刷卡促销活动除了合作商户的不同,也大多大同小异。“目前,各行信用卡中心刷卡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各行刷卡促销活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一味地以‘拼奖励大小、拼服务高低’来提高持卡人刷卡活动,报名参与率的空间越来越小”,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称。
但是无论如何,信用卡靠发卡量带动收益的定律很难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国际经验,信用卡发展之初,需要巨大的资产规模和消费规模才能实现盈利。“其在中国市场,由于目前对新来者行业门槛提高,一家银行如果没有300万张活卡将很难盈利。 ”
目前,外资行仍然没有相关信用卡数量和盈利数据的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