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报告称资管产品刚性兑付提高不了无风险收益率-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0:59:2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据汤姆森路透通讯社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一些信托、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此外,债务率持续上升,抬高了风险溢价,因为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利率需求弹性不

据汤姆森路透通讯社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一些信托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此外,债务率持续上升,抬高了风险溢价,因为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利率需求弹性不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实际上是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的总和,不能认为资产管理产品预期收益高于存款,就认为无风险收益率提高。

从理论上分析,资管产品的出现增多了居民投资的渠道,现金管理产品减少了居民的持币动机,使得参与金融市场的资金比率上升,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还有可能降低整个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从发达市场的货币政策来看,利率调控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主流。长期的货币政策应更加依赖于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期限较长的公开市场操作。

根据汤姆森路透通讯社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一些信托、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此外,债务率持续上升,抬高了风险溢价,因为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利率需求弹性不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资管产品的“刚性兑付”提高不了无风险收益率

“刚性兑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这似乎很容易理解。近几年来,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各类资产管理产品都由发行方提供隐形“背书”,似乎没有风险,其收益又远远高于银行同期借款利率,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资产管理产品,哪怕是管理方较为保守的资产管理产品,如市面上流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都存在着投资风险,并不是无风险的金融产品,其对应的收益率,也不是无风险收益率。虽然业界盛行“刚性兑付”,但实际上,“刚性兑付”文化不能完全地覆盖投资风险。如“刚性兑付”并不合法,金融机构对问题产品实施 “刚性兑付”本身就有法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又如即便是金融机构实行“刚性兑付”,但在产品到期日到付款日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投资者会承受流动性风险;再如草根金融机构实力有限,不能对所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做到完全“刚性兑付”,甚至部分草根金融机构因此破产,旗下所有产品都收到影响。可见,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实际上是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的总和,不能认为资产管理产品预期收益高于存款,就认为无风险收益率提高。

那么,是否存在“刚性兑付”提高了资产管理产品收益中的无风险收益率部分呢?无风险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内应该是不变的,一般都用同业拆借利率或者国债到期收益率估。但2007年以来以上两个收益率并没有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大而升高,而是随着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变动,与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无关。从理论上分析,资管产品的出现增多了居民投资的渠道,现金管理产品减少了居民的持币动机,使得参与金融市场的资金比率上升,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还有可能降低整个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以上两个分析充分地证明了资管产品的“刚性兑付”提高不了无风险收益率。

风险报酬提高是金融发展的必然

虽然无风险收益率没有因资管产品而提高,但企业的融资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真实原因如何,资产管理产品出现后,资金的风险报酬提高了。

需要仔细分析的是,究竟是什么使得风险报酬提高?从发展的眼光看,风险报酬的提高是因为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在之前,金融市场不发达,绝大部分的社会资金需求依靠银行贷款满足,而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贷款利率上限被严格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抑制,市场利率被认为压低。而金融深化理论告诉我们,这个状态是一定会被打破的,随着金融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都是以市场利率上升、风险报酬上升为突破的。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风险报酬的提高是因为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在贷款利率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基本无解,有一定风险的项目融资也成问题。而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这些企业和项目都能以高于法定贷款利率的价格融得资金。如果说之前的问题是融资难,那么此时的问题就只是融资贵。从完全不能融资到能够融资,只是成本比其他企业较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国内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资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领域形成了泡沫,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这些行业的需求较大,如房地产、钢贸、光伏行业,由于行业风险上升,融资的风险报酬自然也要上升。

资产管理时代货币政策应从市场角度

中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两个思路,其一是从监管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角度,调控金融机构货币创造能力,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主要是通过调节间接金融调整资金市场;其二是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直接调控资金的供需状况,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代表。过去的经验是,短期调控依靠公开市场操作,长期调控依靠存款准备金率。

但是,在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开展之时,这种模式可能并不如之前奏效:金融机构发行资管产品,其资金归集账户为资产管理产品的托管账户,对资管产品的托管人而言,这个账户实际上是同业存款,本身就不计提存款准备金,对资管产品的管理人而言,这类资产将在其资产负债表外翻译,也不会计提存款准备金率,“调准”对这些领域都失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存贷业务占比的下降、资管业务占比的上升,“调准”的效果将越来越小。

从发达市场的货币政策来看,利率调控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主流。长期的货币政策应更加依赖于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期限较长的公开市场操作。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