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债,鼎盛期揽入囊中的几家银行股权,此刻只能陆续走入被司法拍卖的颓境,这或许是如今经发集团断臂求生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近期,经发集团持有的浙商银行共计5866万股即将被无奈出仓,而早在去年,其手中的部分徽商银行股权遭遇也似如此,经发集团最终还是走到了被迫处置资产的境地。另据了解,其目前正由浙江中新力合牵头进行重组。
作为在浙江诸暨地区威望甚高的民营企业龙头,经发集团的由盛而衰事发突然,其导火索归因于两年前那场席卷了杭州及周边乃至整个浙江地区的担保风暴。
而事实上,在彼时涉事的整个生态圈中,经发集团为典型一例,但也不过一瞥缩影,仍算不上受创最重的批次,那场风暴过后,被多米诺骨牌狠狠推倒的浙江企业已难计数。
徽商浙商银行股权遭拍卖
在诸暨地区,经发集团可谓颇有威名,创始于1992年,起家于纺织制造,崛起于房地产开发,后又展业至旅游酒店领域,对外贸易方面亦有涉及。
集团总部在诸暨市,管理中心设在杭州市,十余年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盛景之时,经发集团更开始大手笔进军金融业。
2002开始,由浙江省政府主导,一家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40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银行——浙江商业银行进行了重整改制,组建为如今的浙商银行,也是浙江省首家、中国第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重组完成后,浙商银行的股权结构中,两家国有企业——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和浙江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21445万股,占总股本的14.29%,而包括浙江广厦(600052,股吧)、万向控股在内的浙江13家主要民营企业也参与其中,合计持股85.71%。
经发集团便于此时成为浙商银行股东,持股2.38%,位列第13大股东。
此后,经发集团金融投资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再次参股了诸暨农村商业银行。该行于2013年1月6日挂牌开业,由原浙江诸暨农村合作银行整体改制而成。除此之外,经发集团还持有徽商银行股权。
不难预计,大笔投资银行股权,资本增值和分红收益都使经发集团获利不菲,尽管未有公开数据披露,但从同样持股浙商银行的上市公司浙江广厦(600052)报表显示的投资收益情况亦可管窥一二。持有浙商银行仅1.43亿股去年就为浙江广厦带来了4006万回报。而至2013年底,经发集团持有浙商银行2.38亿股。
除此之外,利用持有的银行股权进行质押贷款,也为经发实业盘活了不少资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至2013年底,经发集团持有浙商银行2.38亿股,占比2.07%,其中99.91%已被质押,而其持有的徽商银行股权也几乎全部用以融资。
而当此后遭遇无力偿债的资金困局之时,其名下资产相继面临处置,这部分银行股权也陆续被送上拍卖席。去年6月底,经发集团持有的徽商银行8500万股股权,在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下举行拍卖,债权方为民生银行(600016,股吧)。
从2013年底开始,经发集团持有的浙商银行股权也开始进入拍卖流程,首笔910万股股权2013年11月底由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
而日前,其手中的浙商银行2637万股和3229万股也走入司法拍卖。据拍卖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经发实业持有的浙商银行股权中,准备拍卖部分共计超过2亿股。
浙江互保困局后传
支撑经发集团高杠杆运营的,除了金融股权质押和其他不动产抵押外,还有甚为倚重的一种融资方式,即依靠与其他企业间的互相担保。而该集团在风华正茂之时瞬间沉寂,被迫陷入处置资产还债的颓境,背后缘由也需追溯至两年前,那场爆发于杭州,一路蔓延至湖州、诸暨甚至整个浙江地区的互保危机。
而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看似由互保、联保的借贷方式诱发,实际背后更加值得深思的还是企业的超负荷高杠杆经营病灶。
追溯危机源头,还要提及一家名为天煜建设的公司,2012年1月起,以其为原点,为其互保、联保的多家企业开始受累并引发资金链危机,而他们各自又形成新的“源头”,影响至更多互保、联保企业,以此类推,在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乃至第四级、第五级担保圈逐次蔓延的态势下,最终引发了大批江浙企业爆发资金链危机。
经发集团就是处于这个庞大担保圈中的典型一例。
2011年12月20日,天煜建设下属江苏分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法院立案,天煜建设全部账户和房产陆续被查封冻结。而作为天煜建设的互保企业,华洲集团很快受到牵累,遭银行收贷。
危机进一步蔓延至与华洲集团关联甚密的浙江高盛科技身上,其实际控制人洪汉民2012年3月跑路加拿大,留下18亿元外债,并因涉嫌骗贷遭到警方调查。而为其提供担保的康辉铜业很快也被卷入风波,不仅被迫停产,董事长陈德康也被当地警方控制。
经过天煜建设-华洲集团-高盛科技-康辉铜业的风险传导,多米诺骨牌终于推至经发集团面前,因与康辉铜业存在互保关系,经发集团被牵扯入局同样深受重创。
诸暨政府彼时称,经发集团由于企业过度扩张、受关联担保企业牵连等因素影响,遇到了现金流紧张、负债率上升等困难。
此后经发集团也在诸暨市政府牵头下启动重组,按照当时的方案,经发集团将让渡60%的股权引入战投。债务部分民间高利贷融资被“一刀斩断”,高额利息被豁免,本金部分也打折归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的信息,目前经发集团的重组事宜正由主营融资性担保、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浙江中新力合牵头进行。
危机爆发后的两年间,经发集团名下不少财产陆续进入处置流程用以偿还贷款。而作为与主业关联度较低的金融股权也首当其冲不能幸免。
尽管在政府方面的积极推动下,经发的“自救”进行得相对顺利平稳,但相比当年早已盛时不再,而更令人惋惜的是,这仅仅是浙江担保风波的一个缩影。
仅就上述一条风险传导链上的几家公司来看,华洲公司于2013年7月17日被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高盛科技实际控制人洪汉民名下的主要公司中科生命、湖州新元泰公司,以及康辉铜业目前工商资料显示经营状态均为“吊销未注销”。
而在这场风暴中,类似上述情境陷入危机的浙江中小企业多达数十家。
互保与联保模式本身是一种信用模式创新,即当一家贷款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有互保或联保关系的企业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这种“互哺”的融资担保模式被很多银行在商圈、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的企业之间广泛运用,曾发挥了极大的商帮造富效应,也为银行扩大自身客户渠道提供了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其弊端亦十分明显,多米诺骨牌式影响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表现出如瘟疫般传递的风险特质。在地区中小企业普遍过度运用融资杠杆的大环境下,担保模式成为一枚导火索促使危机最终全面爆发。(编辑 韩瑞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