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歆
小微贷款似乎天然就具有着高风险、高不良贷款生成的属性,然而《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专营和特色支行发现,小微贷款也可以对不良贷款率高企说不。
“截至目前,我们小微特色支行的不良贷款率为零,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保持"零不良"的良好态势”,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武汉白沙洲支行行长叶红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无独有偶,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花都支行截至目前的不良贷款率同样为零。此外,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杭州分行平台金融贷款产品也保持着“零不良”的记录。
在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零不良”确实难能可贵,在“零不良”的背后,一度风靡的互保联保类小微贷款模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小微零距离服务与监管的“进场调查”模式正在兴起。
互保互联退出舞台
曾几何时,银行小微贷款担保圈的热度甚至远胜于目前社交平台上的朋友圈。在当时经济增长强劲、小微企业充满活力的背景下,互保联保的贷款模式自然风靡一时。但是随着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小微贷款的互保联保模式更是暴露出巨大的风险。
银监会近日公布的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亿元,创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二十二个季度新高。数据同时显示,不良贷款率1.04%,较上年度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创自2011年二季度以来十二个季度新高。此外,银监会首度公布了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与关注类贷款的数据。其中,一季度商业银行正常贷款59.97万亿,占比为96.46%,关注类贷款1.56万亿,占比为2.50%。
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植标对本报记者表示,“互保的风险确实很大,如果朋友曾经替你提供担保,你就不可能好意思拒绝为朋友担保,但是其实这种担保的后果很可能是将自己拖入泥潭”。
事实上,此前已经暴露出巨大风险的“上海钢贸圈贷款”就是由于少部分企业挪用了信贷资金且到期难以归还所引发的大量联保企业被抽贷和限贷乃至要求提前还贷的连锁反应。
“我们都已经不再做互保互联的小微企业贷款了”,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符青山对记者表示,“互保互联贷款模式的风险确实比较高,我们更希望开展集群化、批量化、平台化的业务”。
推进零距离服务与监管
为了实现“集群化、批量化、平台化的开展业务”,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们采取了建设特色支行或者专营支行的手法,这些支行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进场调查”。
所谓的进场,一方面可以是进入实体的商圈和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进入基于大数据而成立的虚拟平台市场,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平台金融。
在广州市花都狮岭皮具市场内,本报记者注意到,中信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广发银行和部分国有大行都设有规模不算小的机构网点,可以说几乎是专职为市场内的商户进行零距离服务。
在武汉市白沙洲冷链物流市场,记者也看到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当地农商行纷纷“驻场销售”的局面。
白沙洲农副产品协会会长彭海华表示,“银行在市场里面"驻点",可以随时了解我们商户的经营动态,甚至是商户家的婚丧嫁娶也会邀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参加。此外,银行与市场管理方合作随时监管我们的仓库,这样商户进行仓单质押贷款时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
相对于中信银行的“实地进场”,华夏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平台式进场”的风控也很有效果。杭州分行行长朱波也曾表示,“所谓平台开发为主就是烧饼上找芝麻,批量开发小微企业客户。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小企业的共性问题,通过掌握共性问题加强对风险的识别、监测和预警”。据了解,平台金融以优质企业为核心,由优质企业推荐下游小微企业经销商作为放款对象并进行担保,因此也实现了“进场调查”知根知底的目标,实现了低不良贷款率乃至零不良贷款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