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货币热”降温 政策或有微调-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0:44:3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章文贡在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急速攀升之后,6月份,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特征十分明显: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42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8605亿元,同比亦少

章文贡

在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急速攀升之后,6月份,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特征十分明显: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42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8605亿元,同比亦少增593亿元。

与此同时,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看,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从5月末的15.8%,降至14%,为1至6月的最低水平。

“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下降,说明央行的调控达到了效果。”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底线”管理的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政策微调力度将有所加大。

昨日,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也公开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还称,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

全面纠偏

“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得太快,6月份有意把速度降低下来。数据说明央行的调控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去年全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才15.76万亿元,而今年前6个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就超过了10万亿元。

从整个上半年看,宏观经济呈现了“经济冷、货币热”的现象,即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快速增长,但宏观经济并不领情,多个经济增长指标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的货币供应、信贷等数据,与年初目标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刘元春解释称,6月份数据的变化,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对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监管套利进行了全面的纠偏。

中国银行的研究报告则称,考虑到监管层正在着手治理社会融资空转的情况,以及近期中央政府关于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的表态,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势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总量上看,6月货币信贷数据大幅下降,结构上,数据背后则释放了积极信号。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分部门看,住户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分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贷款投向也出现了积极变化。

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服务业等的中长期贷款有所回升。6月末,产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4%,分别较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回升0.2和1.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6.6%,较上月末回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9%,较上月末回升1.3个百分点。

一般而言,经济形势较差时,企业倾向于减少投资,体现在金融部门的结果是中长期贷款的下降。而6月信贷出现的积极信号,让疲弱的经济看到了一线希望。

政策或有微调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这一表态让市场看到了政策调整的可能。

“明确提出这样一个区间,主要是为了让"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GDP不低于7.5%、新增城镇就业不少于900万人、失业率不高于4.6%、CPI不高于3.5%。只要经济在此区间内运行,宏观政策就不会调整;而一旦经济接近区间边界,政策就会微调。

刘元春表示,二季度经济回落比预期要大,外贸形势相对恶化,再加上三季度的经济先行指标也有所恶化。因此,在底线管理的作用下,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大微调的力度。“比如说,对一些重大项目、在建项目进行定向支持;对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消费等进行支持。”

刘元春还认为,未来如果资本流出的取向进一步强化,不排除央行下调存准率。“但从目前变化趋势来看,三季度下调存准率的概率不大。”

宗良则表示,需要强调的是,下一步还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使存准率下调也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中国银行研究报告认为,当前实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有降息的预期和诉求,但由于近期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一线城市“地王”频出,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压力较大,制约了央行降息的空间,预计三季度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认为,政策利率将在今年余下时间内保持不变。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