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中国为何没有催生像马斯克一样疯狂的人物?

[2015-04-30 22:48:5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采集侠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那么,周鸿祎、雷军、马化腾、马云、李彦宏等国内互联网精英在成就上并不输于埃隆?马斯克,他们的创业项目没有

  在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就不断有人发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乔布斯式”创新人才?从教育制度到创业环境甚至是文化阻碍,都成了中国难以出现创新人才的原因。可是四年之后,重新审问中国为什么没有马斯克式的人才,问题却依旧存在。

  全世界那么多民族也只有美国诞生了乔布斯、马斯克等英雄色彩浓厚的创新人才。印度的IT产业很发达,可是连BAT这样的巨头都没有出现,更不要说苹果、谷歌那个量级的。日韩出现了三星、索尼等科技巨擘,灵魂人物却始终得未曾有。可以说,在教育、环境之外,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成就了美国梦,即人人都想有一番改变世界的梦想,这一倾向在好莱坞电影里随处可见。而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不愿意突出某一个人的作用,更愿意呈现出一种集体的力量。于是乎,我们不愿把阿里巴巴的成就归结于马云一人,也不会把腾讯的未来寄予在马化腾身上。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注定只有神话没有英雄。

  那么中国到底需要乔布斯或马斯克吗?答案是中国需要的是创新人才而不是颠覆人物。首先美国的科技巨头几乎是迭代出现的,IBM走下坡路的时候,微软正如日中天,而后是苹果激流勇进,再接下来是谷歌方兴未艾,下一梯队里还有Facebook和SpaceX。而中国却是群雄并起的局面,在互联网行业,三大门户业已没落,BAT顺势崛起。在手机行业,中华酷联的老模式作古,小米们结伴走上了舞台。O2O、智能硬件等行业也是多家企业相生相克,在竞争之中不断维持平衡。

  儒家文化缺少英雄主义,中国创业者也从不迷信英雄。比如说没有人会因为小米改变了手机市场的销售模式,而对雷军赞赏有加,相反的是其他手机厂商希望以小米反小米,最终还是形成一个互相牵制的市场平衡。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但一定是群体性的创新和转变。不少人愤慨中国从科学到商业都缺乏真正的灵魂人物,BAT的种种行为已饱受垄断之词的困扰,要知道美国的手机行业是苹果一家独大,搜索市场几乎是谷歌的天下,相比于BAT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企业你能接受吗?

  当媒体再次抛问问什么中国没有创新人物的时候,我们不禁要想创新的定义是什么?乔布斯式的创新和马斯克风格的疯狂显然不适合中国市场,少一些造神运动,把焦点放在实实在在的创新之上,纵使没有风云人物来改变世界,群体性的进步和革新也未必不是一种良策。

  为什么中国没有疯狂的马斯克?舆论不允许,文化无支撑,社会不需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