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玲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监管政策持续落地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银行业是亲周期的行业,未来的重要主题之一是"分化"。”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银行业分析师朱琰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称。她所在的研究小组是2013“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评选”年度最佳分析师银行类第一名得主。而对于银行股近期的表现,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经济弱复苏是主因,不过对于行业风险,业内普遍相对乐观。
该奖项的前五名依次为:中信证券研究小组的朱琰、肖斐斐、王一峰、向启,国泰君安证券的邱冠华,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研究小组的罗毅、肖立强,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研究小组的吴畏等,以及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研究小组的戴志峰等。
分化主题开启
对于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朱琰对本报记者称,分化是重要主题。
她称,银行业是亲周期行业,因此伴随宏观经济增长减速,银行业绩增速有下降压力。“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转型的机会,银行业的重要主题就是"分化",更具能力的银行会成为未来强者,即一些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在行业系统性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仍可通过创新业务来获得高于预期的增长,这些银行仍有投资机会。”她说。
招商证券最近发布的一份《银行业2013年中期投资策略》亦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未来银行业内公司分化会越发明显,差异化银行估值将持续提升并获得较好收益,一季度是行业利润增速的低点,战略领先的优质银行估值会有较大提升空间。
朱琰认为,未来银行业务转型方向将包括资金业务、传统业务中的小微贷款、创新的表外融资业务、资产证券化等,都有很多空间,而目前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业务和创新融资方面。
对于直接融资渠道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只是固守传统银行业务,则将来压力会较大;但实际上,中国的银行具有渠道和客户优势,很多非信贷业务是银行主导、非银机构参与,银行尚有得利空间,关键看银行能否在市场变化中积极参与新的业务领域。” 朱琰如是道。
招商证券报告认为,虽然2013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但是银行业实现12%稳定增长仍有保证,预计全年新增信贷约9万亿元,预计下半年新增信贷为3.6万亿左右,呈现相对偏紧的状态;今年上半年存贷款重定价已基本完成,下半年表外融资渠道有所收紧,银行息差将逐渐回升;中间业务收入的政策监管影响已消化,同比和环比增速将继续提升。
风险“中性”
对于近期银行股持续回调,拖累大盘,国泰君安证券报告称,制约银行股上涨的最核心因素是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利率市场化和同业监管担忧。报告认为,市场会逐渐接受经济弱复苏的事实,只要经济企稳止跌即可消除对股价负面影响,而2013年央行很可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即扩大存款上浮区间,出台严厉的同业监管政策可能性较小。
而对于行业的风险评估,业内人士均认为不必过于担忧。
“我们对银行业风险评价是中性的。”朱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称,虽然银行风险中长期是上升趋势,但风险暴露会比较缓和,极端暴露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良贷款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在她看来,风险是银行的收入端完全消化的因素。“至少现在来看,风险不会是让银行业低于预期的因素。”朱琰说,“预计短期不良贷款在1.2%~1.5%,不排除中期缓慢上升到2%的可能性,当然在很多经济体,不良率在2%~3%的银行仍然是健康的。”
朱琰同时认为,中低端制造业等在银行资产中占比较高,要关注这些领域的风险情况。
招商证券研报称,随着经济的逐渐改善和不良贷款的清理,下半年银行不良贷款上升有望放缓,不良率或将企稳走平,并好于预期。自2012年以来,不良贷款的增长主要压力在于江浙地区,今年以来,江浙地区加快了不良贷款的处置,尤其是温州地区效果显著。预计下半年不良贷款将温和上升,不良率保持在1%左右。
该报告同时称,银行股价已经反映未来可能的负面冲击,市场对银行股的担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济下行中资产质量恶化程度,二是利率市场化对息差的冲击,三则是监管政策对经营的负面影响。但报告认为,目前银行股价格对应5.6倍市盈率,1倍左右市净率已基本将这些可能的损失体现,甚至过度悲观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