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蔡恺
近年来中资银行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数据显示,去年底五大行境外总资产已超过5万亿元,境外总利润同比增长约13%。其中,中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农行的增速较快。另外,各行境外业务重点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农行境外利润增速最快
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2012年年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五大行境外资产总额约为5.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境外业务利润总额为480.5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行增速最高,去年境外资产规模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约一倍。
不过,按资产和净利润占比计算,中行的国际化程度仍为最高。境外资产占比从高至低依次为中行、交行、工行、建行和农行;境外净利润占比从高至低则依次为中行、交行、工行(税前净利润),紧接着的建行与农行不相上下。
“五大行这两年在海外迅速扩张,部分是利用了欧美大型银行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收缩部分市场的契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
记者发现,虽然“国际化”都是朝着提高境外资产、净利润占比的方向努力,但各行的模式略有不同。一类是依靠自身增设物理网点实现增长。另一类是采取收购方式,例如工行去年完成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80%的股权,获得了后者的102个网点。
海外零售业务加强
记者还发现,去年五大行“国际化”的业务重点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加强零售条线。随着五大行境外零售客户的沉淀,业务重点开始向个金条线倾斜。例如,中行2012年末的海外信用卡发卡量比上年末增长26.35%,并推进理财产品研发,建立海外机构财富管理中心;工行则成立了欧洲区私人银行中心;建行亚洲在香港的信用卡业务持续发展,全年新增信用卡账户7万个。
其次是对跨境人民币业务愈加重视。例如,工行去年投产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实现跨系统、跨平台清算的自动转换;建行伦敦在去年11月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确立了在欧洲市场中资银行的主要地位;中行台北分行则获得台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资格,去年海外机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32%。
而交行则选择了境外资产托管这条“捷径”。该行率先在香港设立了托管中心,截至2012年末境外资产托管规模已达695亿元。该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香港托管中心的成立是交行打造国际化银行的重要步骤,有利于推动财富管理服务向境外延伸。
对于以上变化,赵锡军表示,五大行境外业务向零售发展,表明它们已从单纯满足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需求转向服务当地客户,在境外已开始“扎根发芽”,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强项向当地输出服务。
法兴银行中国区商业银行总监刘洪涛则表示,外资银行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或许能给中资银行国际化带来一些启示。他称,如同外资银行在中国,中资银行在海外也要找准市场定位它们拥有大量的中资企业客户和国内网络,因此海外扩张的重点应落在对华贸易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客户。而且人民币国际化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创造了业务新机遇,包括贸易融资、跨境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