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人人乐(002336.SZ)公告称,将使用不超过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记者调查发现,自2013年以来,上市公司存款理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仅在沪市上市公司中,就有27家公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计划,规模达到188.21亿元。
上海某银行分管公司业务的副行长认为,企业资金的理财化现象在2013年更为明显,各家银行也推出众多创新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
当然,为了争夺这笔庞大的对公存款资源,众多银行拿出“杀手锏”,自然集中在收益率方面。譬如最凶猛的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它给洛阳钼业(603993,股吧)(603993.SH)开出的收益率高达9.78%。
不过,上述副行长向记者表示,对公存款依靠价格战来争夺的做法并不可取,银行更应在服务、产品多样性发挥竞争优势。
企业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
2012年12月底,证监会颁布新规,在守住监管底限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可投资国债、银行理财以及其他投资产品。这项新政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将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以来,仅上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中,就有27家公司公布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计划,规模共计达到188.21亿元,其中规模10亿元以上的就有9家。譬如南山铝业(600219,股吧)就打算拿出最高不超过40 亿元募集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企业存款理财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也是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当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和零售存款理财化的趋势类似。企业通过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可以拿到比存款利率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上述副行长向记者表示。
上交所的一项统计显示,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中,银行理财产品占了86.37%,主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或保本浮动收益两种。
某上市银行的高管也向记者表示,对于“存款立行”观念根深蒂固的银行来说,不能眼看着大笔存款被其他银行抢走,其所在银行就主要针对优质公司客户或定期存款较多的客户发行这类产品。
“其中如果资金达到一定条件,例如2亿-3亿元,银行还会给公司客户做专门的理财产品定制,实际就是通过银行变相补贴的方式拉拢对公存款。”该人士说。
另外,从上市企业选择的产品期限看,短期化现象也非常明显,最长都不超过1年,其中绝大部分以1-3个月期限为主,超过半年的相对也比较少。
“我们曾经做过调研,其实很多大型企业在投资方面要求还是很严格,因此选择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才能符合企业资金对于流动性要求。”上述副行长说。
收益率价格战 中小银行更激进
从本报统计的27家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情况看,无论是五大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甚至农村商业银行,都在争先恐后的发行对公理财产品,吸引这些数目不小的对公存款。
以上市公司购买的次数这项指标来看,股份制银行对这些存款的争夺最为积极,占比达到41%,而国有大行也仅为28%。
价格自然也就成为银行常用的竞争手段,其中有的股份制银行给出的收益最为诱惑。譬如,洛阳钼业(603993.SH)在1月初公告称,购买2亿元民生银行的非凡资产管理 D12 理财产品,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9.78%。紧随其后的是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洛阳钼业购买其10亿元理财产品,期限也将近1年,预期收益率也达到6.60%。
“如此高的资金成本,对于银行来说压力也会很大,必须在贷款端提高定价才能保证银行的收益。”上述上市银行高管表示。
不过,从这些对公理财产品平均支付的拉储成本看,以1-3个月产品为例,农商行以及城商行给出的收益最高,分别达到5%和4.83%。
上述副行长则表示,银行对公理财的价格战,必然会推动存款成本进一步上涨,从而大量吞噬银行的利差。“如果依靠价格战取胜,对于很多银行都不会好受。”该人士强调。
他认为,企业对银行的核心需求在便捷的收款、付款等交易功能,只要银行很好满足它的这项需求,再配合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企业自然就会把部分经营性存款留在银行。
“所以重点在于研究企业的需求,然后依靠服务、产品多样性等因素取胜,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