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3月大豆涨19.32%排第一位,最后一名跌33.93%,跌最“惨”的期货商品竟然不是原油!-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0:18:2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小美导读:3月份的期货市场数据已经新鲜出炉了,看了3月份的数据,小美才知道什么是“至暗时刻”,一起深呼吸和小美来回顾一下期货市场3月份的数据表现。市场整体回顾01行情走势期货市场3月份除了农产品(0

小美导读:3月份的期货市场数据已经新鲜出炉了,看了3月份的数据,小美才知道什么是“至暗时刻”,一起深呼吸和小美来回顾一下期货市场3月份的数据表现。

市场整体回顾

01

行情走势

期货市场3月份除了农产品(000061,股吧)上涨1.8%之外,其他板块均处下跌状态,其中跌幅最小的是黑色板块,仅下跌1.87%,跌幅最大还是原油板块,跌幅达22.92%。和2月份的数据对比来看,唯一上涨的板块出现了变化,从2月的贵金属切换成了3月的农产品。

图1:2020年2月及3月期货市场各板块涨跌情况

整体来看,大多数板块跌幅持续扩大,文华指数也从2月5.3%的跌幅扩大至3月的6.71%。

02

成交方面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3月全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较上月增长,以单边计算,当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522,651,898手,成交额为335,77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60%和49.14%,环比分别增长72.67%和44.07%。1-3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088,665,949手,累计成交额为772,09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1%和37.68%。

图2: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成交量及同比增减

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疫情及原油价格战的影响,期货各大板块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但是成交量却在持续扩大,期货市场交投活跃。

图3:2020年3月成交量前十品种

具体品种来看,3月份燃料油成交量同比大增421.16%,超越螺纹钢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品种,与豆粕、铁矿石和棕榈油稳居本月交易量前五。另外,石油沥青成交量也较去年大幅增加155.73%,跻身3月成交量前十的品种。

图4:2020年累计成交量前十品种

从上图可知,燃料油超越了“老牌龙头”螺纹钢成为第一大成交品种,占全国份额9.68%。其次是螺纹钢和棕榈油分别占8.72%和7.48%的份额。

03

持仓方面

2020年3月末全市场持仓量达2372.5万手,较上月环比增加8.98%。

图5:2019年10月-2020年3月持仓量及环比增减

图6:2020年3月末持仓量前十品种

截止2020年3月末,持仓量最大的品种还是豆粕(2月持仓量最大的品种也是豆粕),占比10.88%,其次是螺纹钢、PTA和玉米

04

具体品种涨跌表现

2020年3月份整个期货市场以跌为主,那么主要期货商品具体表现如何呢?

图7:2020年3月主要期货品种涨跌情况

3月期货商品,大豆以19.32%的涨幅位列第一位,其次是锰硅和菜粕,涨幅分别为14.52%和9.94%。而3月跌幅最大的期货商品是苯乙烯(EB),跌幅达33.93%,其次是跌幅达32.02%的沥青和跌幅达28.02%的乙二醇(EG)、从中可以看出,3月还在上涨的品种大多数为农产品,而化工产品则跌幅最深,除了以上跌幅前三的品种,原油、PTA、燃油、郑醇、PVC跌幅均超过20%。

3月国债期货集体飘红,但股指期货集体翻绿,其中IC跌幅最深达7.17%。

关于2月的重点品种复盘,可点击《2月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商品期货平均跌幅达7%,唯独它上涨了5.49%!》

4月行情展望

3月受原油价格影响,化工商品迎来了“至暗时刻”,拖累整个期货市场大幅下跌。

不过目前受OPEC+重启谈判的影响,国际油价确认阶段性底部,国内化工品期货也随着原油价格一路走高,短期看,部分化工品在前期经历急跌后触及成本支撑,上游装置释放检修信号,供给端的收缩对价格形成明显支撑;加上近期市场情绪的回暖,资产价格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些资金对 “历史价格低位”运行的化工品期货有抄底的动作。

需要留意的是,OPEC+的谈判进展与全球新冠疫情的控制都存在较高不确定性,化工品期货的成本支撑逻辑与需求端恢复预期都将在中长期受到挑战,即便海外疫情在4月得到控制,需求的全面恢复可能仍须时间,多数化工品的高库存压力可能仍在二季度延续,部分品种进口低价货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或将在二季度更加明显,二季度化工行情预计仍有较大概率保持高波动率的反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注主要产油国在4月9日召开的紧急减产会议,如果该会议达成减产协议,将有助于原油价格的回升。对于二季度能化板块品种走势,除非减产力度超预期,否则仍然难以改变原油供应过剩的现实,因此,对于油价上涨仍然以反弹的观点来看待,而反弹的高度则取决于实际减产的力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美尔雅期货。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