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27日,国内期市早盘跌多涨少,黑色系延续调整,临近午盘收盘出现拉升,铁矿石仍跌逾1%,螺纹、焦煤跌近1%;农产品(000061,股吧)多数下跌,棕榈、豆二、苹果、菜粕跌逾1%,菜籽油逆势涨逾1%;能化分化,苯乙烯涨逾1%,沥青、乙二醇涨近1%,橡胶、甲醇跌近1%;有色表现一般,沪铜、沪锌小幅上涨。
迈科期货:黑色系集体回落 淡季效应逐渐显现
现货方面,螺降卷稳,进口矿价格回落,焦炭提振一轮落地, 焦煤暂稳。成材方面,近期电炉开工率继续回升,预计本周螺纹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供应压力不减;需求端,昨日期螺回调,市场成交谨慎,日度成交降至15.87万吨附近水平,为近几周新低水平,近期全国普遍降温后续关注需求的淡季效应;盘面短期冲高回落,或进入震荡阶段,后续现货高位补跌则盘面预计跟随下行。
铁矿方面,上周海外发运回落,实际到港量远不及预期,从发运推测预计未来两周到港压力逐步减小,短期累库压力不大;需求端,钢厂陆续补库行为出现,后续关注利润及生铁产量维持高位的持续性,或对补库节奏有所影响。自身基本面中性偏强,节奏跟随螺纹为主,建议保持对冲多配。
焦炭方面,短期供给端有所收缩但仍处于高位,唐山11家焦企暂保持生产,预计12 月中旬开始落实停产,届时关注实际停产情况及山东去产能执行进度;下游钢厂积极生产但库存充足,考虑到政策的抑制可能会小幅补库:盘面快速拉涨后有调整需要,后续方向需根据实际停、限产执行情况而定。
焦煤方面,山西、山东出现矿难事故后昨日贵州媒矿发生安全问题,安全检查预期继续增强,后续关注停产情况;需求端,焦企开始提涨心态转好,焦价企稳帯动煤价;基本面略改善,短期或跟随焦炭或弱于焦炭。
棕榈油进入减产季节
据了解,有关机构如船运调查公司等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1月1—25日棕榈油出口较上月同期减少2.1%,至1187970吨,其出口较为疲弱。由于出口数据不佳,BMD毛棕榈油近日出现了下跌行情。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10月产量为179.6万吨,环比下降2.5%。期末库存为234.8万吨,环比下降4.1%。棕榈油减产预期逐步兑现。
国际市场主要棕榈油生产国的产量出现了下降,其出口量也在减少,但我国食用植物油数量却出现了大幅增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我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出现了下滑,但总进口量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这说明国内油厂不缺原料,豆油等市场的供应充足。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田亚雄告诉记者,从豆棕价差来看,11月25日两者价差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昨日棕榈油期价出现较大跌幅的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豆棕价差在800—1200元/吨。与此同时,当前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有些低,这不利于大豆进口商和油厂顺利地进行套保操作,而在棕榈油和豆油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大豆进口商和油厂也可以较多地选择棕榈油、豆油做为套保标的物。
从当前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最新的需求变化特点分析,花生油、葵花油、非转菜油、非转豆油的需求增幅较大,如在广西等传统猪油销区,由于猪油供应不足,当地居民开始大量食用花生油,这也是今年国内花生油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
而从棕榈油的需求来看,新增亮点主要出现在饲用方面。前一时期,由于棕榈油性价比较好,很多饲料加工企业加大了棕榈油的配比。
综合分析,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充足,需求稳定,而随着春节等备货旺季来临,油脂价格持续大幅下行的概率也不高。此外,如果未来我国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数量大幅增加,油厂缺少美豆的现状会彻底改变,届时油脂市场将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