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为什么读了上百篇期货研究报告之后,资金曲线仍然不见增长?-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3:38:5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文 / 益西多吉 (微信公众号/期7货小师妹)为了挖掘基本面的情况,有段时间我沉迷于海量阅读各类研究报告,好像报告里面隐藏着期货重大的投资机会。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报告没少读,新闻没

文 / 益西多吉   (微信公众号/期7货小师妹)

为了挖掘基本面的情况,有段时间我沉迷于海量阅读各类研究报告,好像报告里面隐藏着期货重大的投资机会。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报告没少读,新闻没少看,甚至连调研都没少做,但是资金曲线却在原地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有空重读史坦利克罗写的《期货交易策略》,却带我穿越了迷雾。

克罗在1975年-1980年之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了可可豆的“期友会”,这是一个专注做可可豆的圈子,每次收盘以后,会在周边的酒店举办关于可可豆的讨论会,这些讨论通常都会持续到傍晚时分。“期友会”的举办方不但提供免费的场地,还提供无限制免费供应饮料,更有甚者,会场还免费赠送小道消息。通过这种聚会,投资者可以得到十分明确的讯息。

时间过去快40多年,再看看我们如今。行业讨论大会,小范围的行业闭门会议,某某论坛比比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传播的形式和花样层出不群,但实质和克罗所处的年代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变化。

很显然在这样的场合,跟他人分享操作的思路和市场的看法是不会有多大的好处的。克罗用了很经典的表达是,金融市场市场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懂的人不会说,会说的不懂。

就好比现在豆粕期货上持仓接近40万手的X粮期货而言,他会分享自己的看法吗?他表达对行情的判断吗?他甚至可能想把自己的持仓报告都隐藏起来了。

我以前也经常写一些基本面分析的文章。数据罗列,逻辑看似清晰,其实正应克罗的那句话,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所以我能说!

行业的顶尖研究报告,比如高盛,经常会被认为是投资的“反向指标”,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克罗也谈到了他的看法,这个故事是发生他做合板多头的时候。有个证券投资机构对克罗的做多合板产生了焦虑,并带来一本权威杂志《时代杂志》,《时代杂志》对木材以及产品的价格都做了偏空的分析。克罗随后直指重点告诉他真正大佬可能并不愿意分享他对木材市场的看法,即使大佬愿意在公开场合分享,这个资讯可能已经反应到价格当中去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不是看不到好的报告,要不是就是看到以后,正如克罗所说,价格已经充分反应这个资讯。这可能是我们每每看到高盛的报告时候,该品种的价格往往都很快出现拐点。可能在高盛研究员调研的时候,相关机构就已经买入,等报告出来的时候,可能商品的价格已经涨的过高,正等着我们大家去接盘了。

因此天天看报告,估计能把自己慢慢变成一个分析师,但是离交易的赚钱的道路可能越来越远。尤其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消息牵动神经,于是“说起来什么都懂,做起来一做就错”。

所以交易和分析真的是两条路,从交易的角度更多讲究的对行情本质的直接反应,也就是“本该如此”的状态,同时再加上资金管理,止损等。

正如大家经常听过的一个段子:天上下石头了。研究员:赶紧研究一下,这种奇异现象背后的逻辑。交易员:想什么啦,赶紧跑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期7货小师妹。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