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原文:10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新华社)
新闻点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磋商终于尘埃落定,从结果来看好于市场先前预期。首先,特朗普改变以往态度,接受分阶段会谈,中美的协议将分为“两个阶段、或者三个阶段”分批谈判解决并签署。 其次,第一阶段的协议文本将在未来几周内完成,中国将购买400到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000061,股吧)。第三,美国10月15日不会对中国25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第四,本月稍晚时间将由姆努钦发布一份新的报告来决定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第五,华为问题依然没有进展,特朗普称中国留学生不会被区别对待。
【股指期货】
在前期报告和早评策略中,我们多次提到“2018年3月至今,中美谈判的几番来回,曲折走向超越绝大部分人的预期。通过对过去一年半贸易谈判情况的跟踪和梳理,我们发现:当贸易谈判进展严重受挫时,对未来的情况就要乐观一些(如去年G20峰会、今年5月和8月);当贸易谈判进展顺利时,反而要保持冷静、多一分警惕(如今年G20峰会)。十一假期前后信息层面上的一些变化,使得投资者对中美第十三轮经贸磋商结果并不乐观。然而随着市场将过度悲观的预期逐步price in,一旦谈判峰回路转,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如今来看,本轮贸易谈判的结果符合我们前期的预判。毋庸置疑的是,贸易谈判情况的缓和,的确给当前A股市场提供了一个有利于风险偏好提升的窗口期,11月需密切关注智利APEC会议双方领导会面的情况。长期来看,贸易战未来可能还有反复,我们建议投资者对此预期不宜过高,继续关注中美关系未来的演化,并警惕可能引发的风险。
回到市场上,上周五市场继续震荡上扬,周五早评中我们提到短期的赔率在金融股,周五金融股如期上涨,使得上证50和沪深300明显跑赢中小指数。周五盘后,证监会发布消息称“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12月1日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较原定的2021年时点提前。目前来看,周五金融股的上涨是对周末谈判结果向好和金融开放时点提前的抢跑。随着谈判消息的尘埃落定,周一金融股大概率会高开,但高开之后可能会面临超短获利盘的止盈,大指数短线可能会因此出现高开低走。科创板方面,上交所发布通知称原定于10月16日推出的科创板指数暂缓发布。在科创板加速扩容的情况下,指数的暂缓发布意味着科创板短期很难有增量资金进入,四季度的机会大概率在主板。操作上,明日开盘后观察市场成交变动和上攻力度,上周三布局的IF、IH多单可趁高开暂时部分止盈换手,逢分时回调可继续布局多单。跨品种方面,虽然谈判结果向好有助于阶段性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但我们认为在政策面宽松窗口重新开启之前,市场的赔率点在大指数而非中小指数,建议前期多IH空IC套利继续谨慎持有、注意风控。本周二是深证主板三季报预告披露截止日(有条件强制披露)和创业板三季报预告强制披露截止日,警惕个股业绩地雷,同时关注海外不确定性的影响。
【国债期货】
本次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双方在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和市场制度方面存在分歧,后续谈判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本次谈判对短期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影响积极。从上周盘面来看,国内外市场对谈判结果已有预期,美股上涨、美债下跌、中债下跌。消息落地后,下周开盘债市在风偏回升下仍有可能进一步走低,但我们认为调整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当前债券走势的逻辑仍然没有发生改变,一方面国内经济弱势维稳、资产荒背景和中美利差对于债券价格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负债不稳定压力下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的空间,债市中期向好。需要注意的是,短期扰动的因素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贸易战的阶段性缓和、通胀担忧和专项债发行都会对利率债形成阶段性冲击。在前期市场已经对利空有所反映的情况下,预计下周开盘债市回调空间有限,不建议追空。下周将陆续公布9月通胀、贸易、社融、信贷和投资数据,等待数据进一步指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金融衍生品研究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