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行情回顾:9月份焦煤焦炭均走高后回踩,27日焦炭主力合约收于1236元/吨,月跌15元/吨。9月份焦煤主力合约27日收于1876元/吨,月跌72元/吨。9月份盘面焦化利润扩大后收敛。
?.后市展望:焦煤仓单成本转变导致节前大跌,预计今年焦煤下跌空间有限,明年焦煤持续承压。此次焦煤大跌源于澳煤价格持续下跌,具备了优于国内焦煤以及蒙煤的交割优势,直接助推了此次焦煤盘面下跌。但从中长期来看,四季度进口煤配额即将用尽,对国内焦煤供需平衡影响较小,并且空头持有澳煤交割,是优质焦煤,逼仓可能性不大。明年1月进口配额重置后,焦煤进口继续增加库存压力,并且焦化去产能届时将减少部分焦煤需求,远期焦煤较为悲观。
焦炭成本支撑下移,导致节前大跌,整体仍然跟随成材走势。供给方面,节前焦炉限产,供给下降,但限产仅影响至十月初,四季度焦炭去产能执行力度颇具想象空间。库存方面,焦化厂出货积极,但下游接货意愿较差,港口贸易冷清,多呈观望态势。需求方面,高炉限产加严,开工率大幅下降,短期利空焦炭原料。总体来看,焦炭供需双弱,国庆前后现货持稳,盘面跟随成材区间震荡。终端需求方面,产量上升但社库去库速度较好,旺季需求仍然可以期待。
?.策略建议:
单边操作建议:焦煤下跌至当前位置,后续下跌空间不大,单边上短期以1230-1280区间操作为主。焦炭仍然呈下跌趋势,但近日反复洗盘,建议在焦煤企稳前暂时观望。
套利策略:焦炭1-5正套继续持有,自《焦炭2001/2005正套策略》在价差42.5点位入场后,9月价差一度扩至98而后收敛,报告中所依据的山东焦炭去产能以及山西10月最后排放限值整改期逻辑尚未兑现,因此建议继续持有焦炭1-5正套。焦煤1-5正套可持有,在四季度焦煤进口受限、冬储利好近月,以及焦炭去产能影响焦煤需求利空远月的逻辑下,可持有JM1-5正套。
风险提示:焦炭去产能执行乏力、终端需求持续下行、进口煤政策放宽等。
1. 行情回顾
1.1期货市场价格
9月份焦煤焦炭均走高后回踩,27日焦炭主力合约收于1236元/吨,月跌15元/吨。9月份焦煤主力合约27日收于1876元/吨,月跌72元/吨。9月份盘面焦化利润扩大后收敛。
1.2现货市场价格:焦炭现货市场暂稳,澳煤价格大跌
9月焦炭现货价格市场预期分化,在第三轮提跌和一轮提涨的博弈中,焦化厂率先提出第一轮提涨,仅个别钢厂接受。尽管此轮提涨并未落地,至少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焦炭现货第三轮跌价不会出现,为盘面定义了一个价格底部,9月下旬焦炭一直在对应两轮跌价的盘面区间震荡。港口方面,现港口准一级冶金焦自提现汇主流报价1870-1900元/吨左右,港口部分贸易商积极出货,但成交冷清,去库压力较大。
焦煤现货价格整体暂稳,青岛港(601298,股吧)主焦煤(A9.5%,V19%,0.6%S,G 80,Y24mm,澳大利亚产)收于1455元/吨,山西吕梁产主焦煤(A 10.5%,V:20-24%, S 1%,G 75%,Y:12-15,Mt:8%)1550元/吨,甘其毛道蒙古焦煤 (A10.5%,V28%, 0.6%S,G83)价格1130元/吨。国内焦煤方面,焦炭现货市场弱势,对焦煤多以按需采购为主,国内焦煤价格承压下行。进口煤方面,受国外焦煤需求下降影响,澳煤价格下跌,根据汾渭能源9月25日数据测算,临汾、长治一带低硫主焦煤(S0.5 G80)发往河北唐山与澳洲一线焦煤价差为368.04元/吨,较上月同期价差扩大96.26元/吨。甘其毛都口岸受三季度运管单到期及政策类因素影响,自9月中下旬后通关车数均有下滑,日均通关量在835车左右。但前期进口量大,口岸煤源供应充足,蒙煤价格依然压力较大。
2. 焦煤、焦炭基本面分析
2.1焦煤供给:九月煤矿供应充足,十月有收缩预期
9月焦煤国内供给略显宽松。9月受焦炭现货弱势影响,对于焦煤采购意愿下降,多以按需采购为主,煤矿部分煤种库存有累积。十月受国庆影响,部分地区煤矿明确要停限产,将从一定程度上支撑焦煤。
进口煤方面,随着海运价格下跌,以及海外焦煤需求下降,8月中国进口炼焦煤907万吨,同比增加29.6%。根据汾渭能源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449万吨,成为进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环比增13.6%,同比增31.5%;排在第二位的是蒙古,8月份中国从该国进口炼焦煤374万吨,环比增45.1%,同比增76.5%。8月份中国从上述两国合计进口炼焦煤823万吨,占全部进口炼焦煤量90.7%。由于下游需求不见起色,进口煤承压,价格下跌。但需要关注下半年受到进口煤平抑政策的制约,进口煤收紧的支撑。
2.2焦煤库存:焦炉国庆前后限产,焦煤库存累积
截至9月27日,焦煤焦化厂库存765.28万吨,较上月末增加10.66万吨。炼焦煤六港口库存为688万吨,较上周减少44万吨。炼焦煤钢厂库存864.43万吨,较上周减少17.89万吨。焦炭现货承压运行,减少对焦煤采购,配煤承压,考虑到国庆前煤矿有停限产的概率,煤价多以稳为主。蒙煤进口虽然减少,但由于下游需求较差,焦化厂限产等因素影响,蒙煤价格依然承压。
2.3焦煤需求/焦炭生产:焦化开工率居高不下,国庆前下降
截至9月27日:本周Mysteel统计全国100家独立焦企样本产能利用69.98%,下降7.71%。国庆前一周焦化开工率明显下滑,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陆续出台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要求焦企出焦时间延长至36-48小时不等,且多数焦企已于24、25日左右逐步落实限产要求,结束时间多在10月3日左右。
2.4焦炭库存:焦化厂库存开始累积,港口库存暂稳
截止9月27日,焦炭焦化厂库存31.58万吨,较上月末增加8.34万吨。港口焦炭总库存453.7万吨,较8月末减少3.3万吨。全国110家钢厂焦炭库存456.75万吨,较上月末增加1.58万吨。
受下游需求不佳影响,本月焦化厂内库存增加,钢厂接货情绪转淡,港口贸易商积极出货,但下游接货意愿较差,港口价格持续低迷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
2.5 焦炭需求:国庆前后需求弹性收缩较大,关注节后复产情况
截止9月27日Mysteel调研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57.6%,环比降10.49%,产能利用率69.43%,环比降9.01%。受国庆影响,河北等多地对高炉展开限产,烧结矿库存可用天数大增,证明限产真实存在,上周螺纹产量数据上升,可能归因于南方地区部分高炉结束检修进行复产,此外废钢大跌,电炉开工率略有上升,但从社库去库程度来看,旺季螺纹需求尚可,对于10月螺纹需求依然看好。需要重点关注节后复产情况。
3. 总结
焦煤仓单成本转变导致节前大跌,预计今年焦煤下跌空间有限,明年焦煤持续承压。此次焦煤大跌源于澳煤价格持续下跌,具备了优于国内焦煤以及蒙煤的交割优势,直接助推了此次焦煤盘面下跌。但从中长期来看,四季度进口煤配额即将用尽,对国内焦煤供需平衡影响较小,并且空头持有澳煤交割,是优质焦煤,逼仓可能性不大。明年1月进口配额重置后,焦煤进口继续增加库存压力,并且焦化去产能届时将减少部分焦煤需求,远期焦煤较为悲观。
焦炭成本支撑下移,导致节前大跌,整体仍然跟随成材走势。供给方面,节前焦炉限产,供给下降,但限产仅影响至十月初,四季度焦炭去产能执行力度颇具想象空间。库存方面,焦化厂出货积极,但下游接货意愿较差,港口贸易冷清,多呈观望态势。需求方面,高炉限产加严,开工率大幅下降,短期利空焦炭原料。总体来看,焦炭供需双弱,国庆前后现货持稳,盘面跟随成材区间震荡。终端需求方面,产量上升但社库去库速度较好,旺季需求仍然可以期待。
单边操作建议:焦煤下跌至当前位置,后续下跌空间不大,单边上短期以1230-1280区间操作为主。焦炭仍然呈下跌趋势,在焦煤企稳前暂时观望。
套利策略:焦炭1-5正套继续持有,自《焦炭2001/2005正套策略》在价差42.5点位入场后,9月价差一度扩至98而后收敛,报告中所依据的山东焦炭去产能以及山西10月最后排放限值整改期逻辑尚未兑现,因此建议继续持有焦炭1-5正套。焦煤1-5正套可持有,在四季度焦煤进口受限、冬储利好近月,以及焦炭去产能影响焦煤需求利空远月的逻辑下,可持有JM1-5正套。
风险提示:焦炭去产能执行乏力、终端需求持续下行、进口煤政策放宽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