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沙特事件下的MEG策略再评估:单边和正套策略还有多少空间?-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3:28:5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文 | 新湖期货研究所 对冲研投专栏合作机构 本文经授权发布,请务必阅读文尾免责声明 1 沙特石油设备遇袭事件再评估 国内MEG影响最大! 9月13日,沙特最大原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根据近期消息,袭

文 |  新湖期货研究所

对冲研投专栏合作机构

本文经授权发布,请务必阅读文尾免责声明

1

沙特石油设备遇袭事件再评估

国内MEG影响最大!

9月13日,沙特最大原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根据近期消息,袭击导致沙特原油供应减少570万桶/日,占沙特石油产量的50%以上,沙特的石油产出和出口均中断。本次沙特石油供应中断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5%的石油供应都受到影响。

另外,沙特天然气供应量减少5000多万立方米,也占总量的约50%。沙特MEG装置全部为油气裂解装置,地区内天然气及乙烷供应的减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装置的原料供应。且沙特方面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过伴生气不足导致的eg装置降负荷运行的事实,因此此次事件较大概率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进一步加剧其原料供应的紧缺度,引发其烯烃及MEG装置降负荷甚至停车的可能。

供应商对此事件仍多在评估讨论中,暂未就此事做明确的影响披露,但从沙特涉及到的MEG装置产能及对中国出口量来看,此次事件中短期影响较大。

从产能来看,目前沙特地区涉及MEG产能合计在685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9%,中国对沙特的进口近三年占比约在40-45%,占比中国的消费量25%。从沙特MEG装置大致区域分布来看,沙特西部区域涉及产能在336万吨,主要分布在延布地区;东部区域涉及eg产能在349万吨,主要包括JUPC、SHARQ等装置。

根据最新消息:Sabic宣布从9月14日开始削减对其一些最大生产子公司的原料供应。削减平均为49%。该公司目前正在评估最终影响,以确定财务影响。石化公司目前公布的减量消息如下:

1)延布国家石油化工公司(Yansab)的原料供应减少了约30%。Yansab 经营一个130万吨的乙烯蒸汽裂解和 40万吨/年丙烯。下游配套90万吨/年聚乙烯、40万吨PP、70万吨乙二醇、25万吨芳烃和 10万吨/年丁烯-1。

2)沙比克最大的子公司之一沙特卡扬(Saudi Kayan)的原料供应从9月14日起减少了约50%。Kayan 在朱拜勒运营低密度聚乙烯 (LDPE) 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 装置,总产能为 30万吨,以及 35 万吨 PP 工厂。

3)国家工业公司(Tasnee)表示,截至9月15日,其原料供应下降了近41%。塔斯尼拥有沙特聚烯烃公司和沙特乙烯和聚乙烯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这些公司有能力生产100万吨/年的乙烯,以及每年40万吨/年的HDPE和LDPE。

4)撒哈拉国际石油化工公司(Sipchem)表示,截至9月15日,该公司原料供应短缺近40%。

5)先进石化公司也报告说,截至9月14日,原料供应减少近40%。该公司拥有一个丙烷脱氢装置,设计生产50万吨/年的丙烯和一个年产能为45万吨的PP工厂。

6)国家石油化工公司(Petrochem)也报告原料供应短缺约40%

7)阿美和陶氏化学的合资企业Sadara表示,其原料供应减少了16%。

最后,据市场非官方消息了解,此次事件整体对沙特MEG装置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目前保守预计降负荷幅度在30-40%附近,影响时间在两到三周,后续不排除减产力度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后续我们也将视当地油气装置的恢复进程做进一步的评估。

按此逻辑大致推测,主流供应商原先计划四季度增量的MEG取消或部分工厂按照下限供应执行,10月份MEG去库存幅度将进一步加大,11月份进口影响下也不排除实现供需松平衡的可能,届时码头库存有望下探至65万吨附近,乙二醇近端行情将进一步走强。

当然,此次事件发酵过程中乙二醇市场价格提振明显,这也将带动国内供应环节恢复。目前乙二醇价格重心上行至5200元/吨附近,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完全成本基本可以覆盖。近期存复产计划的装置有新杭能源30万吨/年,河南能源(永城)20万吨/年以及阳煤平定20万吨/年的装置。另外,国庆后新疆天盈,河南能源(安阳),河南能源(新乡)仍存开车计划,以上复产装置可提供8-10万吨/月的供应产出。但是装置复产时间相对较长,当下现货市场的及时补充将打一定折扣。另外,进入十月以后环氧乙烷市场需求也将环比走弱,来自于传统装置的产量调节也可适度关注。

综合来看,MEG市场格局是中短期强现实,长期弱预期。中短期供需继续错配,国内外供应远不及预期叠加聚酯需求维持较高水平,MEG库存降至相对低位,作为液体危化品,价格对库存极其敏感。

9-12月份来看聚酯负荷在88%以上MEG就很难累库,下游传统旺季叠加抢出口因素,MEG库存在低位水平下降进一步下降。

而5月合约供应将十分充裕,因此估值方面理应向煤制成本4200元/吨看齐,因此出现较好的买入EG2001合约及EG2001-EG2005合约的正向套利机会。

2

策略探讨

交易策略:买入EG2001合约

入场点位:4800-5000元/吨

目标点位:5800-6500元/吨

止损点位:4500元/吨

交易策略:买入EG2001-卖出2005正向套利

策略周期:9-11月份

入场点位:100-150元/吨

目标点位:500-1000元/吨

止损点位:0元/吨

风险提示: 恒力、浙石化、马油MEG新产能超预期提前投放,宏观系统性风险出现导致近月需求急剧萎缩

3

MEG当前核心驱动逻辑

1、2019年剩余新产能兑现到1月合约较少,长期超级产能周期压垮5合约月利润

1月合约前国内外计划投产产能共计5套,整体来看,内蒙古荣信计划10月份投产,按照试车到稳定出产品、销售推迟2个月预估,供应市场到12月份,马油属于今年推迟产能,目前装置仍不稳定,因此变数较大,MEGglobal即使11月份按计划顺利出产品,到中国也要到1月份。恒力、浙石化计划年底投放,形成产量供应要到2020年初,因此1月合约上的新增产能压力较小。

长期来看,2020年及以后国内外计划投产MEG产能仍然十分巨大,恒力石化(600346,股吧)及浙石化大产能将在1月份后稳定释放产量,因此5月合约面临的过剩压力将十分明显,2005合约估值向煤制成本看齐,4-6月份测试成本在4200-4300元/吨。

2、二三季度国内外装置检修远超预期,四季度供应维持低位

5月份开始国内MEG装置因为主动(计划性)、被动(意外+亏损)原因停车产能高达200余万吨,开工负荷自4月初高位88%一路下滑至9月初58%历史低位,其中煤制MEG开工在7-8月份更是一度跌破50%。

长期停车对煤制MEG损伤更大,可能导致其催化剂活力受损。短期临近建国70周年国庆,山西、陕西等煤制MEG大省环保硬指标压力较大,部分在产及停产装置均有停车可能,因此9-10月份MEG开工将继续维持低位。

2019年二季度国外MEG检修也远超预期,在6月份损失产能折算产量更是达到21万吨,国外装置的偏低开工直接导致国内进口量锐减。9-12月份根据给出的检修计划来,9月正常,10月较多,11-12月份还要看后续检修计划。

3、需求阶段性强力复苏:传统旺季+抢出口

(1)传统旺季来临,聚酯环节低库存

中国纺织行业需求上半年看出口、下半年看内需,历史统计来看下半年秋冬面料带来的旺季也将更为旺盛。从聚酯、织造开工负荷来看,自8月初开始见底回升,截止9月初,聚酯开工回升到92%偏上历史高位,织造开工回升到78%左右高位,受终端订单回暖带动两者回升均较为理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至年底,聚酯仍有140万吨新装置计划投产,多为现有装置拓产项目,投产落实可能性较强。

库存方面短纤工厂已经超卖为负库存,长丝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利润方面在年内及历史同期均处于较高水准,聚酯较好的库存、利润结构使其具备长时间维持高开工的意愿和能力。四季度来看,MEG在聚酯开工88%以上时很难累库,因此MEG库存将进一步降低。

而供需的错配在较低库销比下将爆发,因此1月合约预计持续偏强走势,这次正套机会是此次超级产能新周期中难得的一次,目标350-500元/吨,一旦国外装置难以应对旺季需求或出现地缘政治等意外情况,1-5正套可能走出抢眼表现,甚至有可能站上800元/吨以上。

(2)2019年抢出口依然会出现

3000亿美金中部分输美纺织品关税加征10%推迟至12月中旬,加上2020面春季面料订单的提前释放,按照船期最快1个月推算,11月上旬前国内工厂订单将较为充足,织造及服装工厂开工将维持高位。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云数据:双粕玉米减仓下挫 MEG增仓创新低云数据:铁矿共振大涨 MEG增仓羸弱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