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又是突如其来的一次通话,打破了市场的宁静,中美贸易谈判牵头人通话,确定中美第十三轮谈判将于10月份进行,市场闻风而动,油粕短期下挫,那么此次谈判又能给盘面带来怎样的折腾?
之前的文章里说过,豆类大周期在往上走,只是短期贸易谈判的进程影响短期的供给导致盘面短期涨跌具有不可预判性,而这次油粕的回落则是验证了这句话。
首先,客观来说,目前港口大豆很充足,而目前主要是对11月后国内进口大豆的不确定性,而谈判就是主导豆类的主要不确定因素。目前非常明显的是,双方对待此次谈判诉求很明确,中国是希望美帝推迟或者取消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5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而美帝的诉求更明显——进口美国的农产品(000061),大豆首当其冲,所以此次谈判短期带来的影响仍需要紧密关注。
关于谈判,我不能说太多,毕竟我等草民的逻辑和上层完全不一样,从目前得知的消息是,目前美国贸易代表纳瓦罗主张谈判草案遵循之前5月份中方撕毁的草案继续,并解决7大结构性问题,而之前5月份的草案目前看来属于极为过分的条件,美方希望达成该协议并公布,国内反对公布相关内容,对于谈判国内尚无明确回复。
据某些消息来看,国内似乎想以购买一些美国农产品换取剩下2500亿美元加征关税的推迟。而从中国并未取消之前进口大豆的船期可以看出一些苗头,上周大豆装船出口量为119.7万吨,比前一周提高37%,其中78.04万吨运往中国。而假如本月就加征关税延期达成协议,那么美豆新增进口可能提前到来(不可能等到十月一以后,届时所有商品加征关税,谈判的意义就不大),这也就是10月谈判,9月双方做的准备,各退一步,油粕大豆引起这么大的动静也是怕短期内供给发生短期内的剧增导致供需失衡。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那长线看涨的基础是否还存在,可以肯定的说,是存在的,不过短期如果出现极端的情况:如增加美豆订单甚至于取消美豆加征关税,会给市场砸出一个“大坑”,这个“坑”过深的话谁也扛不住,所以那些盼望着牛市的需要注意这个风险的存在。
总的一句话,短期谨慎,风险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长期是向上走的,不必要过度悲观,而做投机的朋友则需要让这个消息发酵结束再启程上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内期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