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联合英国Amplify Trading金融培训公司在大连举办“商品基差风险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利用世界一流的基差培训资源,推动期货市场功能更好地融入现货市场运转体系,为产业企业以及期货公司培养具有基差风险管理能力相关人才。
基差是连接期现货市场的纽带。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合约对冲,将面对标准化期货合约难以满足产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基差波动影响企业套期保值效果等问题。而基差贸易可以通过与交易对手方点价提前锁定基差的方式规避风险。然而基差贸易模式在多数行业刚刚起步,企业对其接受和应用程度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情况来看,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实体企业之间普遍存在一个强大的核心贸易商队伍,通过基差贸易等方式联通产业链上下游,从而使相对标准化的期货市场与普遍个性化的现货市场能够有效对接,真正实现期现结合,达成两个市场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发展。
据了解,举办此次培训班既是为了学习借鉴成熟市场基差贸易经验,了解国外基差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实现服务实体企业,拓宽期货市场融入现货运行体系的路径,为贸易商和风险管理子公司创造一个发挥专业优势和锻炼业务能力的空间,进一步推动期现货市场融合发展,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部分学员向记者表示,通过此次系统学习商品基差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贸易基差风险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系统认识到如何运用期权和期货进行玉米和棕榈油基差风险管理。通过玉米、棕榈油基差风险管理实际案例,了解了如何使用期权和期货进行玉米、棕榈油基差风险管理。同时,通过对铁矿石、焦煤等品种基差模式和基差管理模式的学习,也深刻了解了如何在国内商品贸易上市上进行基差推广和基差贸易,切切实实提升了对于商品基差风险管理的认识和业务能力。
据记者了解,培训课程从介绍全球商品市场概况作为开端,向学员阐述全球农产品(000061)和工业品趋势及介绍基差风险理念、场内及场外基差合约发展史,继而展开学习管理不同基差风险的方法以及各种衍生品运用于基差贸易时的特点。课程列举世界各地商品对冲时出现的基差风险问题、并讲授了如何运用期权和期货进行玉米、棕榈油、黄大豆、豆粕、焦煤和铁矿石基差风险管理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