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际金价自今年6月初,从1300美元/盎司下方开始出现一轮强劲的拉升。但就在上冲“千四”之后,从6月底到8月初,由于降息预期基本完全反应,加上美国经济数据良莠不齐,黄金价格陷入高位震荡。
.直到近期,由于市场出现较大震荡,黄金获得突破性上涨,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就一度窜升到了1500美元/盎司。
.眼下黄金面临着“千五”关口,一般认为整数关口都面临着较大的阻力,然而我们认为,黄金目前依然处于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的共振带来的涨势中,整数关口阻力非常有限,上涨还将有持续过程。
一、短期市场波动触发避险
短期看来,国际贸易和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这些使得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股市出现了大幅的回落,股市等风险资产遭遇到了抛售压力。与此同时,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仓持续增加。截止8月7日,全球黄金ETF持仓量达到2393.8吨,已经达到了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仅8月7日当天,持量就增加了15.2吨,创6月21日以来最高增幅。由于ETF常被机构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标的,结合目前全球股票市场的下跌气氛,大概率推断黄金市场承接了部分股市离场资金的流入。而在国内,因为投资范围的限制,很多机构资金无法直接投资黄金资产标的,最终选择黄金相关股票作为避险工具,导致黄金股票上涨幅度远远大于黄金价格。
二、中期存在降息周期预期
2019年以来,多国央行开启了降息。在8月1日,伴随着美联储十年来首次降息,全球央行正式宣告进入宽松周期。尽管美联储声明中并没有透露进一步降息的时间表,但是目前市场预期9月降息的概率已经接近100%,也就是实质性市场已经认为美联储步入了降息周期。如果近期基本面没有明显的改观,甚至不排除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
降息会降低了资产的持有成本,使得资产金融属性增加。但是实际利率的下降往往意味着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使得其他资产可能面临实际需求层面的风险,比如股市的市盈率或者商品的需求下降。而与其他资产相比,黄金在这样的情况中实际需求受到的影响较小,具备更为专注的上涨动能,成为降息周期中资金更为青睐的投资标的。
三、央行加速购金给予信心
在20世纪90年代,黄金一度被央行抛弃。然而随着各国央行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外汇储备体系的担忧在加剧,黄金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意义被重估。尤其是以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为首的新兴国家,此前外汇储备中以美国国债居多,现在在积极增持黄金。这样的举动将维持数年之久,成为黄金持续的需求来源,对黄金的长期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央行的购金有明显加速迹象:世界黄金协会8月1日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各国央行共购入224.4吨黄金,这使得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达到了374.1吨。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已经连续八个月增加,至1936.5吨。为了应对各国央行纷纷购金的趋势,欧洲央行在7月26日就表示,欧洲各国央行放弃签署了20年的售金协议。央行的加速购金,给予黄金市场中长期上涨支撑的同时,也对近期市场起到的信心的提振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黄金正处于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中期降息周期的预期、以及长期央行购金的持续的共振中。虽然面临1500美元的整数关口,但是这些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黄金依然有上涨空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