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贷和债务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去杠杆的下行周期当中 ,同时又叠加了贸易冲突的风险,因此在我看来,人民币破7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从稳定国内经济的角度来看,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汇率的高低本就没有好坏之分,汇率也不会是管理层制定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管理层更注重的应该是本国的失业率、债务水平、通胀水平,而汇率只是为这些目标服务的工具而已。所以我认为市场不应该把人民币破七解读为一个悲观事件。恰恰相反,货币贬值可以刺激经济和市场,增加出口,在经济下行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今天人民币主动破七,其背后传递出来管理层对于贸易冲突的态度,以及对于美国霸凌主义的强硬态度,让投资者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短期不会缓和,进而导致了全球风险资产大幅下跌。
货币如何贬值,对于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首先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胀率上行,所以未来对于通胀的监控,可能是管理层的重点。其次如果是缓慢而且持续的货币贬值,会令市场预期汇率将继续下行,引发资本撤离和汇率投机,同时也会强化市场的通胀心理,反而构成不利影响。因此,最好是一次性贬值到位。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快速且大幅破7的原因。从对冲美国关税的角度来看,目前破7是不够的,我个人猜测会快速达到7.4位置,然后稳定在7.2-7.4水平。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对于大宗商品是明确的利多。今天工业品整体下跌更多体现的是市场的避险情绪,但是货币贬值,对社会总需求的刺激是毋庸置疑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余地也会更大。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应对经济危机时,都会让本币和黄金脱钩,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实现经济的复苏,当然同时也会伴随商品价格的上涨。所以,我目前短期看好农产品(000061),长期对于工业品也有信心。
人民币汇率跌破7.0000关口主要原因在于:1、美联储降息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未给出后续将连续降息的预期,美元跌势受到限制;2、中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部分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依然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影响了市场对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走势的预期;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突然宣布将在9月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加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压力。多重原因促成了人民币汇率跌破7.0000大关。
从金融的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反映出人民币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发展,汇率能够更加充分的反映市场信息的变动,符合国家确定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发展方向。
交易机会上,持有美元的投资者近期可继续持有。有换汇需求的个人可以观察一段时间,若中美贸易谈判有新的进展,则人民币汇率将出现回升。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负担减轻,百姓消费能力增强,经济稳中向好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同时,随着中国各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头部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快,经济长期向上发展的势头保持良好,从而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交易机会上,由于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A股和商品大宗商品建议以观望为主。而黄金理论上是利多的,但是国际金价较6月初启动点已上涨了将近200美元,需注意获利盘涌出打压金价的风险。
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征关税的影响,人民币短期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这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作用的体现,总体来看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仍保持着稳定的地位。从宏观面看,此次主动贬值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快速下行的压力,同时随着金融开放改革速度的加快,目前市场对于汇率弹性的容忍程度也在增加,对于人民币短期的价格波动不必过于敏感,正如今天央行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所说的,要相信政府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后市而言,人民币贬值将利好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从金融市场来看,随着事件的变化,短期内资金风格转换将会加快,市场价格波动将会放大,避险情绪提升的较快,可以关注贵金属等避险性质较强的品种。
北京时间8月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出现明显大幅贬值迹象,并双双跌破7以上。从央行的公告中不难发现,本次贬值似乎是央行有意在引导,一方面可以增加人民币双向波动弹性,更好的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利于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与此同时,汇率短期大幅贬值也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改善,有利于稳定就业;但从中长期来看,支撑企业盈利修复的关键仍然是内需,只有内需做强、做大才能提高经济韧性以及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受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市场情绪波动较大,在谈判没有出现实质性进展之前,预计美元兑人民币维持在7以上将是大概率事件。
就投资而言,短期仍以避险策略为主,重点可以考虑配置利率债以及贵金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