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毅
今年8月中旬,20号胶、尿素、粳米期货将挂牌交易,届时,我国期货市场商品期货品种将扩充至55个,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再添抓手。
期货品种的日益丰富,背后是我国期货市场与时偕行、大胆探索的发展历程。经过约30年的实践,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乱到治,市场发展取得了斐然成绩,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市场经济改制过程中价格“双轨制”带来的价格波动难题,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的期货工具开始被时代呼唤。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清理整顿后,我国期货市场步入了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市场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逐步发挥,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期货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服务实体企业的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期货市场仍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发展方向,以其独特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蹒跚起步:
从盲目扩展到清理整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资源配置开始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决定,探索期货交易被提上日程。198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体改委联合成立了“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
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此,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拉开帷幕,并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合同。
作为新兴事物,期货市场建立之初就显示出巨大的发展能量。然而,全国各地掀起的兴办交易所、建立期货公司热潮给市场初期发展蒙上了阴影。当时,期货交易所数量过多、交易品种严重重复,各类投机、炒作、逼仓等事件频现。至1993年下半年,全国已有各类期货交易所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
199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期货市场第一次清理整顿工作,仅有15家期货交易所作为试点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