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年期国债利率小幅下跌2%,到3.2%附近,上证综指涨幅20%,上证50涨幅28%,中证500涨幅也是20%左右。上涨的结构和2014年比较类似,是蓝筹白马先上涨并且涨幅较大。但是恒生AH股溢价为129,处于偏高位置。另外,与2014年不同的是,当时商品指数是下跌的,今年虽然需求侧走弱,但是统计侧也由于各种原因收缩,造成总体商品价格是上涨的状态,涨幅为12%。
2014年初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的PE值分别为8.89,、7.51和28.78,对应一季度的指数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9%、8.6%和13.7%,最高点时PE值都达到低位的翻倍或以上。除了中证500指数,另两个指数在2019年7月的PE比2014年初高出40%左右,中证500的PE比2014年1月低20%;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3.7%,-6.9%。从净利润增速和PE的情况看,当前相比2014年初的条件差一些,但中证500的估值还是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如果行情源自利率降低后的估值抬升而非盈利的改善。
香港恒生指数在2014年初的PE值为9,2015年最高为11,当前为10.27;PB值则在2014年初为1.32,最高1.44,当前1.12。可见恒生指数的估值PB还是比较低的,2010年以来,最低为0.92,保持当前估值不变或者小幅上升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从内部环境看,受益于库存去化,房地产数据整体好于2014年。M1、M2与2014年状况相差不多,处于低位。从外部环境看,2015年年初,美联储将推行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今年全球普遍预期经济疲弱,各国央行降息的预期比较一致。后期如果全球利率普遍下降,对于资金流动性方面会带来较大利好。
中金公司报告统计显示,总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18年的21%,而“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3%。受到资金偏好影响,自2017年起,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白马的估值稳步提升,部分权重股的估值相对于过去的情况有了较大改变。2014年年初,除了次新股,其他龙头股的估值基本在极低位置,在估值提升行情里空间更大。目前要考虑估值高位的条件下,继续提升估值的风险性。
伴随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外资对国内股市的影响逐渐加大。2019年年初至今外资流入千亿元,股市波动与沪港通联动越来越紧密。今年8月,MSCI所有指数中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增加至15%;11月,MSCI所有指数中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增加至20%,中国中盘和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如果到时估值偏低,市场依然有较充足的资金来源。
分析了今年与2014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当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上涨驱动,即商品价格高企状态下,利率下降是否能顺利进行。另外,权重股估值方面不及2014年低位,AH股溢价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上涨空间。有利点主要来自外部资金增量,以及全球央行态度鸽派。相比2014年,今年外部环境会更容易成为交易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