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购被看作是上市公司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一个手段,当管理层认为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时,往往会采取行动,已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因此,股票回购一般发生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上市公司管理层借此来彰显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并延缓股价的下跌。
Wind数据显示,截止7月8日,2019年以来已经有133家港股上市公司宣布回购,累计回购金额约73亿港元。其中,回购金额最大的为小米集团-W(01810.HK),累计回购金额约12亿港元,回购金额较大的还有易居企业控股(02048.HK)、中国宏桥(01378.HK)、汤臣集团(00258.HK)及瑞声科技(02018.HK)等。
截止2019年7月8日的港股回购金额前十名
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回购之前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公司的估值处于低位。以小米集团为例,上市刚好满一年,股价在上市初经过短暂的上涨后,持续下跌,上市以来股价的跌幅42.29%,而目前公司的PE(TTM)8.56倍,PB为2.65倍,估值已经大幅回落。而且,12亿港元的回购并没有使公司的股价出现明显的上涨(今年以来下跌24.92%),因此,公司未来可能持续回购,在盈利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净资产都将有所提升,对应的PE和PB会下降,估值将变得有吸引力。
历史上,“股王”腾讯(00700.HK)去年曾耗巨资回购,以延缓股价下跌。腾讯的股价自2018年3月的高点至9月初,跌幅超过30%,随后,在9月-10月中旬期间,腾讯耗资8.86亿港元进行股票回购。而从其股价的走势看,虽然没有立即止跌,但自2018年11月开始,腾讯的股价便开始了一波近50%的反弹。可以说,前期的股票回购在此次股价的上涨中功不可没。
与小米集团不同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经过连续的回购后,今年以来已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上涨,比如:中国宏桥(01378.HK)、汤臣集团(00258.HK)、雷蛇(01337.HK)、中国旺旺(00151.HK)。以雷蛇为例,2018年股价下跌72.8%,2019年股价上涨49.52%,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而这样的背后与 2.5亿港元回购分不开。
此外,市场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公司,它的股价在一直上涨,公司还在持续回购。以龙光地产(03380.HK)为例,2018年股价逆势上涨30.81%,2019年股价继续上涨35.55%,而2018年及2019年截至7月8日为止的回购金额分别为1.3亿港元及1.9亿港元。持续的回购对公司的股价形成间接支撑,当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时,自然愿意购买其股份。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投资机会,那些肯花费巨额资金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其估值往往处于低位,至少从管理层的角度讲是这么认为的。而事实上,整个市场中,管理层对于公司的了解是最多的,管理层有意向市场传递其维护公司市值的信息。
当然,艾德证券期货认为,估值低并不意味着公司的股价一定会涨,有可能出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估值都处于低位,股票回购只能对投资者的情绪起到正向的刺激作用,减缓股价的下跌,或者对股价起到维稳作用,并不能立刻扭转股价的走势。而只有当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好转时,才能预见公司的估值得到彻底改善。以中国宏桥为例,铝价在2019年初触底反弹,而中国宏桥的产品以铝制品为主,铝价企稳回升将对公司的业绩起到正向的提振作用,进而影响其估值水平,这也是其股价今年以来上涨37.53%的一个核心影响因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艾德证券。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